陈和生告诉记者,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散裂中子源会免费向国内外的用户开放,只对一些涉及商业秘密研究、不能发表研究结果的企业收取少量费用。此前,中科院就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公平、公正的科学研究设备开放制度,由专家学者组成一个用户申请委员会,去决定向哪些用户开放,实验时间有多长。此外,国家对于这些科技装置的开放使用也有明确的规定,以促使这些大装置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发挥巨大作用。
此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获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如,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即通用粉末衍射仪、小角散射仪和多功能反射仪,都顺利完成样品实验。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