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构建成全球最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体系
  48小时研发试剂,72小时下发全国

  中国构建成全球最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体系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28日举行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进展。

  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副主任杨哲表示,传染病防治专项实施10年来,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预警、监测、实验研究体系。

  48小时研发试剂,72小时下发全国

  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徐建国表示,中国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通过专项实施,中国建立了72小时内筛查鉴定152种已知病毒和147种已知病原细菌以及4至5小时内完成常见病原体现场检测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

  徐建国介绍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H7N9禽流感病毒能突破种属屏障导致人的感染和死亡。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出H7N9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检测试剂研发成功之后72小时内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使中国迅速具备了H7N9禽流感检测能力。

  投入28亿元支持170项科研项目

  徐建国表示,专项实施以来,国家在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方面重点部署,投入28亿元支持170项科研项目,大大提升了中国应对季节性流感及其他突发疫情的监测预警、诊断和治疗的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再出现类似2003年的非典疫情。同时,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走出国门,在援助非洲阻击埃博拉疫情等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取得了瞩目成就。

  徐建国说,在专项支持下,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临床救治水平得以提升。以H7N9禽流感为例,病死率从最初的39.4%下降到5.5%。

  结束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的历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说,中国建立并完善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新发传染病病原学、病原体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成果。

  传染病专项技术副总师、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在专项支持下我们自己已经能够主动的研发流感疫苗种子株,所以一旦流感病毒有新的突变、变异,发现后能够主动研发流感疫苗种子株的基础上来研发流感疫苗,这样主动权就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不是被动的要人家提供种子株我们才能做疫苗。

  徐建国介绍说,2017年,中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5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徐建国说,近年来,新药专项还投入近亿元用于流感疫苗佐剂、四价流感疫苗、多价联合疫苗、H7N9相关疫苗及流感疫苗应急研发体系能力建设。目前已有新型流感疫苗成功上市,四价流感疫苗正在进行相关申报审批,有望于今年上市。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超级显微镜”成功问世 中国再添一“国之重器”
B
中国构建成全球最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体系
C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中国构建成全球最大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体系 2018-03-29 2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