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历继续教育赶“末班车”系误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3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标准体系。
王继平介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年招生930.78万人,在校生2680.21万人,中职、高职教育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职业院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涵盖学校设置、专业教学、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等各个方面,为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从无到有,填补了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空白;中职专业目录、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等已经历了一轮或几轮的修订,逐步建立起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王继平说。
当天,王继平针对有的学校设置专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否停办、职业院校增设了哪些专业一一进行解答。
A、设置专业要有科学性,不能误人子弟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是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配套专业目录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设置专业是学校的权利,给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留下了发挥的空间。学校有自主权,但也是有规则的,是学校依法依规自主设置专业。
王继平说,现在有一些学校错误地理解了这种自主权,滥用了自主权,不从专业目录当中选取专业,瞎设专业,搞一些奇葩的专业,要注意防止这种倾向。专业的设置,如果在专业目录之外,要经过论证,并且经过相应的程序得到肯定。同时专业的设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是有科学性的,不能够误人子弟,特别是在学历教育要维护它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B、学历继续教育赶“末班车”系误读
近期,据多家媒体报道,说学历继续教育在赶“末班车”。对此,王继平表示,“末班车”的提法是误读。
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会继续进行,不存在“末班车”的问题。去年11月份,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的宗旨,就是为了促进普通高等学校里的学历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文件强调,普通高校开设的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一定要从学校现在已经开设的全日制专业当中来选择。不能把举办继续教育来当成创收营利之道,不要把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这一块领域变成校园腐败的温床。还有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认为举办继续教育无条件也可以办,这是不对的。
C、职业院校增设了哪些专业
王继平介绍,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或倡议,深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他表示,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有关标准的内容,都充分体现了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接产业发展的中高端水平。
“比如说,我们在中职专业目录当中,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增设了观光农业经营等专业;适应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要求,增加了民族刺绣、民族工艺品制作等系列专业。在高职专业目录当中,我们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将原来的制造大类更名为装备制造大类,增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专业类。”
此外,王继平还透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各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要求,设置了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网络新闻与传播等专业;为了适应现代服务业及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需要,设置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互联网金融移动商务等专业。
据教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