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牙结石。牙石表面粗糙,最容易使细菌附着,因此牙石的危害不只是机械刺激,更由于牙面上的菌斑激感牙龈,引发龈炎,是牙龈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此外,牙石的出现还有利于色素沉着,如烟斑,食物色素斑等,使洁白的牙齿变得污秽棕黑,再加上软垢、龈炎等,使口腔不洁而且臭气逼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二是智齿。牙齿萌出困难称为“阻生齿”或“埋伏牙”。阻生齿最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此牙萌出年龄在20岁左右,故称为“阻生智齿”。阻生智齿会引发冠周炎和第二磨牙龋坏。
三是活动假牙和长期缺牙。活动假牙的基托是塑料做成的,假如清洗不洁净,假牙上粘有许多污垢,时间一长,细菌就会在口腔内繁衍,引起炎症,口腔内除了粘膜红肿疼痛外,还有一股酸臭味。长期缺牙使胃肠受累。缺牙后,首先是咀嚼功能变差,影响咬断食物、磨碎食物。咀嚼功能降低以后,未经充分研磨、捣碎的食物将直接进入胃肠道,这将大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影响到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长期缺牙使余牙遭殃。缺牙后,咀嚼的任务就落到了其他牙齿身上,由于缺牙空隙的存在,邻近的牙齿也失去了约束和依靠,这都会大大增加余牙的负担,可能会造成相邻牙齿的倾斜,以及与其咬合的牙齿的伸长等,继而引发龋病、牙周病,进一步加重对剩余牙齿的损害。缺牙后,因缺牙侧的咀嚼功能降低,可能会形成只用另一侧咀嚼的习惯,除此之外,缺牙数目较多或缺牙时间较长以后,会因为余留牙的倾斜、伸长等形成咬合干扰,造成咬合关系紊乱。这些都会影响到颞下颌关节的稳定,造成关节的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