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胜一
编好故事才下笔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里,微型小说算是迎合了广大读者的胃口,花上几分钟就能读完一篇。然而,这样的微篇靠什么吸引读者呢?用细腻的描述显然不行,因为它受到篇幅字数的限制。所以,我就将重点用在编故事上,在每写一个微短小说前,都要在心里反复先把故事编好,等编出了味道来才动笔。
其实,编故事说难也不难,我的实践大致分三步: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好开头,要么设置悬念吊人胃口,要么令人眼前一亮兴奋不已,总之是要激发起读者往后读下去的欲望。作品是写给大众看的,没人想看还写什么呢?
而且,我们业余作者向报刊杂志投稿,编辑是第一读者,如果不能让编辑能看下去直至看完,那么,作品岂不要胎死腹中、哪能面世啊?所以说,开头至关重要,尽管着墨不多,但须精彩。我的微小说开头多是三言两语的场面描写,或者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如我的小小说《屁话》,开头是这么写的:“菜已上桌,酒亦斟好,包厢的灯光雪亮雪亮。一桌人大眼瞪小眼、干巴巴的等着局座。”读者看到这,就会继续想看下去,想看看将与局座相关事情的发生。
其次是要有好的转折。一个微短小说,哪怕是百字以内的,都应该有转折才行。平铺直述、波澜不惊是乏味的,读者自然而然不感兴趣。比如我的小小说《照应》,可谓一波三折,运用悬念,跌宕起伏,使故事情节富有张力,给读者带来突兀与惊奇,进而品尝阅读的快感。因此,《照应》被《金山》文学期刊发表。还有《做贼心虚》《这习惯》等,也都是通篇设置几个转折,才创作成功。
最后是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如我的《暗示》结尾,用文友的话说,既点明了丁秘书的忧虑,又暗示了官场的险恶,还留出了想象的空间,让人替文总捏着一把汗,担心他的仕途前程。这个结尾是这样写的:“尽管寒秋之际,丁秘书急得额上沁出了豆粒般的汗珠,心下暗说,文总啊文总,这回有你的难受了!”怎样才算好结尾呢?我认为应该是简洁明了、出乎意料,还意欲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