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假装”的背后
有更高境界的善
  →

  今日谈

  连海平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滨州无棣真实上演了。近日,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三个月的工资3360元。在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后,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

  在这个冷冬,这无疑是一则暖新闻,瞬间击中许多人柔软的心。3360元,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一套靓衫或一顿大餐的钱,但对一位70岁的老环卫工人来说,就是3个月的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辛勤劳作,分量可想而知。要是没了这笔“巨款”,这个年怎么过?网友们爱心之举,无异于雪中送炭,救老人于水火。

  3360元钱,于万能的朋友圈,无异于小菜一碟,滨州无棣网友之善,不仅在为环卫工人凑钱,而且还假装拾金不昧,用“归还”的方式进行捐助,为让老人收得心安理得。假设换个方式,网友们你50元我100元地捐,然后告诉老人这是大家的捐款,老人是否愿意收还难说。爱心,还有细心,用顾及老人颜面、维护老人尊严的方式递达,这一点也许比3360元的钱更令人感动。

  新闻故事让我想起一则旧闻:某年冬天某城市连续暴雪,许多单位和商家因此歇业,但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一位家长对此很不理解,忍不住给校长打电话。校长的回答令她大感意外:“正如您所知,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她接着问:“那么,为什么不只接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校长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一个人行善,除了有心、有力,还要有法——懂得如何将善事办好。这要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受助者感受;小心翼翼,维护受助者尊严,降低受助行为给受助者带来的羞辱感与挫败感,尤其避免将善行变成让人难以下咽的嗟来之食。为善而不忘谦卑,才能不忘善的初心,成全别人同时,成全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假装”的背后 有更高境界的善
2026,练内功攒实力才能真正很美
城镇化如何“记住乡愁”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假装”的背后
有更高境界的善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