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支修益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肺癌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三分之一的肺癌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肺癌通过早期筛查早期治疗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三分之一的晚期肺癌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实现“与癌共舞带癌生存”,因此肺癌患者不必“谈癌色变”,科学防范肺癌应重视早诊早治。
“敌弱我强”
战胜肺癌关键在“早”
为何肺癌诊治如此强调“早”字?支修益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我们发现‘敌人’时,是一个班、一个排或一个连的兵力,我们现有的微创外科手术、精准放射技术和分子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至少相当于一个军的兵力,可以全歼敌人。但如果临床发现‘敌人’时,敌方已有一个师或一个军的兵力,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也就是一个军的兵力,即使‘海陆空’联合作战,尽管把‘敌军’打败了,但肯定也是两败俱伤。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战胜肺癌的关键。
支修益强调:“早期,不仅是指早期发现肺癌,更强调是早期发现‘早期肺癌’。他解释:“以前只强调早期发现肺癌,结果是早期发现了晚期肺癌,健康体检与姑息治疗的意义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肺癌。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早期肺癌呢?支修益说:“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是目前早期肺癌筛查项目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是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筛查,或者是深度健康体检来早期发现早期肺癌。”
谈及肺癌的高危人群,支修益指出,50岁以上,每天吸烟超过20支,连续吸烟20年;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有肺癌家族史;既往有肺部疾病史;从事过煤炭水泥、石油化工等相关环境或职业致癌因素的人群为肺癌高危人群,更应重视防癌体检,做到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CT筛查。
预防肺癌远离“五气”缠身
俗话说:“肺癌是一个被“气”出来的病”。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支修益教授特别指出,防范肺癌,首先应远离五“气”,即烟草烟气污染、室外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污染、房屋装修装饰材料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还有就是长期爱生的闷气。
“吸烟已经是全球公认的肺癌高发因素。因此预防肺癌,首先要远离‘烟气’,包括一手烟、二手烟和三手烟的烟草烟雾污染。”支修益说:“此外,厨房油烟污染、房屋装修和装饰材料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往往被公众所忽略,殊不知房屋装修和装饰材料产生的氡、苯和甲醛等有害气体,以及烹饪过程中燃烧产生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也是肺癌高发的‘元凶’。所以,房屋装修时应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烹饪时应全过程打开抽烟机,并保持室内通风。”
最后,支修益强调,防范肺癌还应重视“心理污染”。“有种性格叫作“癌性格”,也被称作为“C性格”。拥有这样C性格的人,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于与人交流,常常爱生闷气,长时间如此下去肯定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癌症有可乘之机。因此,遇有突发事件或心情郁闷时,一定要多同家人、好友沟通交流,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尽可能地减少“心理污染”。性格孤僻的人要学会调整好自己,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忙,正确面对工作或生活负性事件。”支修益说。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