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弢
美国素来被称为“慈善捐赠大国”,因此在美国,一些富豪的巨额捐款总是显得十分引人注目。不久前,扎克伯格宣布捐出所持有的99%Facebook股份,市值约450亿美元,而这并不是美国富豪捐款的最高记录,在此之前,比尔·盖茨宣布捐出全部家产580亿美元。看起来美国的慈善捐赠似乎是由超级富豪们支撑起来的,但是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高达3千亿美元的慈善捐赠中,约85%来自普通民众,而就参与面来说,美国就有95.4%的家庭参与慈善捐赠。因此,真正支撑其庞大慈善捐赠规模的,实际上是广大普通民众。
但是在我国,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做慈善,只是有钱人才能干的事。考虑到“差距悬殊”的收入分配现实,似乎也可以理解。可在实际上,这是一个慈善误区。
慈善的真正价值,其核心,已经可以透过字面意思传达出来。它绝不应该取决于捐赠数额的大小,应该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因为“慈”“善”归根到底是一种“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思想品质和人格境界,而并非是简单的钱财施舍。如果我们大家都能领会到慈善的真正意义,即便没有所谓超级富豪的参与,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最终能汇成江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人的爱心远胜于某一个人的力量。
另一方面,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钱的确是最直接的慈善,但做慈善并不仅仅只有捐钱。对于富人们来说,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慈善组织的运作提供帮助,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利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那些在慈善组织、医疗爱心机构做义工的人士,我们更加不应该忽略,他们也在行善,并且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善行。
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报道,一个叫Katie Stagliano的美国孩子曾在自家后院种下一棵卷心菜,直到有一天它长成了40磅的巨型卷心菜。她把它捐给了当地一家施济所,工作人员用卷心菜和火腿以及大米煮汤,分给低收入的人群,帮助了超过275人。一颗种子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当时年仅9岁的她开始利用小学提供的一块地,建立社区菜园。如今,这个菜园收获的3000磅蔬菜都被捐给了当地慈善组织。此外,她还筹集资金,建立更多的社区菜园。Katie的终极目标是能在美国50个州建立500个菜园。她说:“我知道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饥饿问题,但一颗种子的力量有可能很强大”。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忽视自己可以贡献出的力量。捐助一个贫困孩子,这是慈善;给贫困孩子送一本书或者上一堂课,这也是慈善。慈善,从来都不应该以金钱来衡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心存善念,投身慈善事业,那才真是善莫大焉。
就慈善而言,我们总在期待果实累累,却往往忽略了,一颗种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