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斌是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名青年教师。他主讲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他开发的《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虚实协同实验及工程能力拓展系统》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他带领的智能物流分拣团队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团队奖……从教七年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他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职责感,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在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他先后荣获南华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大学生科技工作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教书育人是科研教研的“隐形动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校教师要上好一门课,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胡良斌老师在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对专业行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他指导学生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指导学生先后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优胜奖,湖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三等奖,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荣誉。他因此于2015、2016连续两年获大学生科技工作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奖不是终点,而是科研问题的提出,他在此基础上进行“刨根问底“,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教学成为他科研的强大动力,有效地推动了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是教书育人的“源头活水”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胡老师认识到,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他将参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子项任务、湖南省教育厅等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资源化,开发了《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虚实协同实验及工程能力拓展系统》,实现课程教学的“虚-实”协同、“学-研-教”协同,为机械类大学生在校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机械精度设计及数据处理资源,同时广泛应用于南华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的教学中,反映良好,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创新创业是研究成果的“最终归属”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将科研成果从技术知识创新转化为创业变的尤为重要。胡老师指导团队在快递分拣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现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他带领的智能物流分拣团队荣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团队奖。
夸美纽斯说过:“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胡老师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工作七年来,他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七年来,他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自我至高无上的事。他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他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我,做学生的表率,做学生“言传身教”的引导者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