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八月,灿烂的阳光为雁城大地披上了节日盛装,衡阳人民翘首迎来了市第九届运动会。
8月8日,蕴含着“科技·节能·环保”理念的市九运会电子火炬传递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市委书记张文雄启动短信平台并群发市九运会第一条短信和彩信,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自银向全市发出“激情市运,你我同行”的倡议。看着熊熊火炬“燃烧”在手机屏幕上,轻摁按键,寓意着健康、吉祥、幸福的电子火炬开始在近百万衡阳人民中“手手相传”。
8月16日,随着首个比赛项目——网球的“挥拍”,市九运会的战火正式被熊熊激情所点燃。随后,射击、乒乓球、摔跤、羽毛球、武术等多项赛事在我市各大体育场馆内陆续拉开战幕。霎时间,衡阳上空“硝烟四起”。
……
如今,赛事已过半,我们回首第一阶段的风雨历程,艰辛的备战、精彩的竞赛,无不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激情市运、活力衡阳”的精彩篇章。
特征一:举全市之力,市运会筹备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这是一届让衡阳人民期盼已久的盛会:
从1959年的首届市运会到1997年第八届市运会,衡阳体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每届市运会都留下了精彩的足迹。市运会上,雏鹰从这里起飞,体育健将脱颖而出,他们在这里起步,走向省运会、全运会、亚运会和奥运会的赛场、领奖台。然而,从1997年的市第八届运动会后,市运会因各种因素而中断。
14年,魂牵梦萦。
“为加快‘体育强市’建设步伐,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11年举办市九运会。从那时起,我们就进入了‘市运时刻’。可以说,整个筹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纷繁复杂,异常艰巨。但经过两年的努力,市九运会的筹备得到了扎实有序地推进,效果明显。”市体育局局长康国雄对记者说。
为了切实加强对市运会的组织领导,扎实做好筹备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情况汇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张文雄、市长张自银任名誉主任,市直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和县(市)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高规格的组织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后,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每周定期召开一次调度会……在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酝酿和讨论的基础上,《市九运会竞赛规程总则》于2009年8月正式下发。随后,各项目竞赛规程分别制定出台。2011年5月,市九运会竞赛部组织了专门力量赴12个县(市)区进行了青少年组运动员分散注册,后又进行了两天的集中补充注册,合计注册运动员近4000人;6月下旬,组委会与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体育强市”建设论文征集;7月12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全市新闻媒体全面启动宣传报道;7月22日,长达三个月时间的会徽、会歌、吉祥物的征集、评选工作落下帷幕,由字母“HY”和“9”组合成的市九运会会徽,阳光可爱、朝气蓬勃的吉祥物阳阳正式与衡阳人民见面;7月26日,向全市征集能充分展示体育风采的体育摄影作品……
如今,作为开幕式主会场和承担田径、足球等比赛任务的体育中心,已准备就绪;后勤接待、医疗卫生、安全保卫、城市卫生、城市管理等工作正稳步推进,开幕式排演紧张有序,市运会的气氛是越来越浓。
特征二:合全民之力,市运会与全民健身一直同行
“举办市运会,既展示了衡阳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又对竞技体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复到体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幸福上来。”康国雄如是说。这位身经“百战”的体育人对竞技体育有着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体育可以增添城市的活力,要让群众体育“火”起来。因此,近年来,衡阳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从体育馆、游泳跳水中心维修改造到体育中心建设,从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兴建到国家级体育健身休闲公园平湖公园建成,项目之多、之频繁,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群众健身的场地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为了扩大影响、扩大全民参与面、调动积极性,竞赛组委会特增设了青少年组赛会金牌、总分两个排名,篮、排、足三大球增加录取名次,成年组增设网球大项,成年组羽毛球、乒乓球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组分设A、B小组,B组不限人数,成绩不计入各代表团,两个项目还增设了厅级干部组,由市直机关代表团组队报名。
特征三:集各县(市)区之力,场馆、场地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压力,但我们没有因此而降低标准。特别是在比赛器材准备上,没有的就租、就借,一定要保证比赛的需要。”在督查各县(市)区筹备情况时,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比赛能如期举行,各承办单位对所有竞赛场馆、设备设施器材进行了全面摸底,对照比赛要求进行,制订了详细的维修、改造、添置方案,付诸了实施。如,在场地方面,祁东县承办射击比赛,投入经费56万元对射击中心进行了改扩建;衡南县承办柔道比赛,新建了简易体育馆;衡山县承办乒乓球比赛,将羽毛球馆改建为乒乓球馆;珠晖区承办网球比赛,投入经费43万元对网球场进行了全面维修;市八中承办排球比赛,对体育馆重新刷漆;市体校投入20多万元对举重房、体操馆等重新粉刷;在设施器材方面,仅田径比赛的电子计时系统要添置需要投入超过150万,本着勤俭节约办赛的原则,除了购买防护网外,田径比赛的绝大部分器材、定向越野比赛的打卡器、象棋围棋比赛的计时钟都向省体育局、兄弟地市租借,现已全部衔接到位。
看着这一串串数据,记者在收获振奋的同时,更有一丝感动在心头涌动。记者相信,2011年的市九运会,将让人们见证到一个魄力无限、敢于担当、科学发展、争当排头兵、和谐魅力的新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