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它位于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紫盖峰山脚,远山叠翠,绿水悠悠。
这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乡村,这里发现了被称为“中华文物三大瑰宝”之一的禹王碑,引来社会各界无数关注的目光。
这便是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380多户1500余人,在外做生意的多,打工的多,石匠多。
时隔半年,正值“秋老虎”发威之时,记者再次探访。眼前一片一片金黄的稻浪随风翻涌,好一派丰收景象。
与稻浪同样夺人眼球的是一片开阔的莲藕基地,一簇一簇碧绿的莲叶在风中轻舞。金黄的稻浪与碧绿的莲叶相接,煞是好看。
云峰村村支部书记曹迪忠告诉记者,这片莲藕基地共有100多亩,是今年年初发展起来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栽种莲藕的这片水田过去一直种水稻。由于淤泥太深,水稻产量不高。近年来,一些村民试着在这片田里栽种莲藕,便有了意外收获:莲藕产量高,效益也不错。于是,村里因地制宜,发动村民改种莲藕100多亩,明年还要增加种植面积。
云峰村六组组长何正国种植了近40亩莲藕,是当地的莲藕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种植莲藕成本不高,一年栽种,三年收成。
“今年的莲藕产量接近200斤/亩,按照去年的销售价格,亩收入在1500元以上。与往年种植水稻相比,划算多了。”算起这笔账,何正国笑得合不拢嘴。
事实上,除了能为村民带来实际收益外,莲藕基地还衍生出一个新景观:在其附近有一座观音庙,两者呼应,被当地人称为“观音坐莲”。
云峰村距离南岳仅有数公里,每年,成千上万娄底、湘潭等地前往南岳的游客均要路经此地。
观音庙颇有些神奇色彩,远近闻名。于是,这里的香客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特别是每年的观音娘娘生日,观音庙里一天要唱三四场影子戏(皮影戏),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不仅如此,记者还从衡山县旅游局获悉,该县正在大力挖掘禹王碑巨大的文化、旅游价值,建造禹王碑遗址公园,以大禹治水对接南岳的祝融传火,让游客同享水文化和火文化的神秘魅力。
“观音庙、禹王碑是云峰村的财富,我们要把旅游发展起来,让村民们共同受益。”曹迪忠的这个想法引得在场的村民不由大声欢笑,一齐鼓掌。
呵,这充满希望的云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