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碗中卯时(5:00—7:00)
米粉店老板廖外徕:“让‘衡阳味道’被更多人记住”
  廖外徕操作机器,准备制作渣江湿粉。

  ■文/图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颜艳妮

  8月14日5点多,天还没亮透,清晨的空气裹着香味钻进街边的小店,铁勺与瓷碗撞击的脆响叮当作响。这是属于衡阳人的闹钟。无论是晨练回来的老人,还是脚步匆忙的上班族,大家默契地挤进米粉店。

  “老板,来碗汤粉,加个蛋!”“煎蛋还是茶叶蛋?”

  “一碗卤粉打包,多放点花生米。”

  这样简短的对话,是衡阳米粉店的日常声响。二两米粉,搭配上自己喜欢的榨菜,大多数衡阳人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然而,对于米粉店老板廖外徕而言,他一天的开始还要更早。

  “开店之前,我就在米粉厂工作,和米粉打了20多年的交道,对这一行比较了解。”廖外徕告诉记者,自己还希望能够把在厂里学到的对米粉品质的把控经验用到实际经营中,让更多人尝到正宗的渣江米粉。

  2023年,蒸湘区华兴街道上,多了一家王家鲜榨米粉坊。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一来这里是老王家湾,再者我老婆也姓王。”廖外徕介绍,店里有汤粉、卤粉,还有常德炖粉。不过卖得最好的,也是这家米粉店的特色,就是鲜榨渣江米粉。

  为了这份“鲜榨”的好滋味,他要提前2—3天开始准备。“精选当地优质籼米,经过浸泡发酵以后,将其研制成米浆。在发酵过程中,米粉的酸度、含水量等,都需要亲自把关,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口感……”说起做米粉的小窍门,廖外徕滔滔不绝。

  为了解决湿米粉不易保存的问题,他索性将小米粉机搬到了店里。这样从将发酵好的米浆倒入机器中,到新鲜出炉的米粉马上过水烫熟、出锅,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廖外徕表示,现做现卖的米粉不仅爽滑弹牙,还有一股淡淡的米香。

  备好了米粉,这份“衡阳味道”里的也不能缺少另一位重要“嘉宾”——汤头。

  “咕嘟——咕嘟——”大骨汤在铁锅里翻涌,掀开锅盖,鲜香味扑面而来。“得让骨头熬个个把钟头,骨髓才会融进汤里。”廖外徕说,通常凌晨4点左右,店里就已经架上锅,一边开始熬汤,一边准备各种配菜。“只有这样,每天正式营业的时候,才能保证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

  5点30分,米粉店开门营业,一拨又一拨客人走进小店。操作台上,廖外徕和工作人员忙开了——先给米粉“过水”,竹篾捞箕在沸水锅里浮浮沉沉;随后,将烫好的米粉倒进已经装好骨汤和肉沫的瓷碗里,撒把葱花。顾客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来点爽脆可口的配菜,一碗清汤粉便有了灵魂。

  早上7点多,廖外徕米粉店迎来客流高峰。抓着包子油条进来的上班族,要一碗粉打包带走;路过的市民坐在小桌边,嗦粉的声音此起彼伏;刚从菜市场回来的老人,边吃边整理篮子里新鲜的蔬菜。小店里氤氲出满满的烟火气。

  直到将近上午10点,客人逐渐少了。趁着休息的空当,廖外徕开始吃早餐。“做早餐店怎么可能不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平时就算是头疼脑热,也得撑着开门,扛得住的人不多。我现在因为身体原因,偶尔来店里帮帮忙。”说起开店的不易,他深有感慨。

  “之前我们是全天营业,但是三四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现在每天到中午12点就暂停营业了,一天也能卖出200多碗粉。”廖外徕告诉记者,即便春节期间,也只休一天,正月初二又照常开门。

  “虽然辛苦,但是也乐在其中。每次听到顾客说粉好吃,心里就特别高兴。”他说,自己不是为了开店而开店,而是希望能将这家小店当成“衡阳味道”的展示窗口,让家乡味道被更多人记住。

  太阳在天空越爬越高,廖外徕米粉店锅里的汤还在慢慢熬着。明天凌晨4点,这里的灯还会亮起。就像过去那些数不清的日子一样,在衡阳的晨曦里,在升腾的热气里,续写这座城市的烟火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米粉店老板廖外徕:“让‘衡阳味道’被更多人记住”
菜贩邓友春:城市“早行人”唤醒菜市场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 米粉店老板廖外徕:“让‘衡阳味道’被更多人记住” 2025-08-29 2 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