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杰
近日,广东卫健委官网更新函件中提到,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探索将心理健康服务列入常规体检范围的可行性,探索建立社区心理咨询门诊服务机制。
与身体体检无异,“心理体检”是对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检测与评估,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前不久,新型职业伤害的话题引起不少人关注,除了颈椎病、腰椎病等新型职业病,有关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也逐渐受到重视。此次广东卫健委将探索心理健康服务列入常规体检,正是回应时下人们所需,应该予以支持鼓励。
毫无疑问,长期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特别是出现食欲减退、失眠、腹泻等躯体不适症状,而又查不出躯体的实质性问题时,你可能需要一次“心理体检”。通过心理体检评测,不仅可以判断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早恢复健康,还能更好地处理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有时候,心理体检更像是一次情绪的宣泄,能让人心理得到舒缓,避免在负面情绪里越陷越深。
虽说心理健康体检适合所有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适应心理体检。除了顾及个人隐私外,对心理健康体检存在认识误区,也阻碍不少人进一步了解与尝试。因此,在探索将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常规体检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层因素。不妨先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的科普工作,减少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误解,逐步引导接受,同时,可将心理健康检查列为可选项,将主动权交到体检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