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耒阳过去五年回眸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梯度转型,转出“新天地”
——耒阳过去五年回眸
  ■  统筹/李爱成  资一帆  文/本报记者 刘思远   图/本报记者 周  琪

  江头茶场

  永济镇千亩荷花争相绽放

  耒水风光

  工业引领:  “一区三园”转出特色

  农业铸基:  创新推进特色产业  旅游带动:  打造湘南旅游次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耒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六个走在前列”、建设“四个耒阳”谋篇布局,从工业引领到农业筑基,从旅游带动再到项目牵引,耒阳经济的转型之路,“梯度感”十足,为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耒阳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302.13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428.6亿元,四年时间里增长126亿多元;财政收入由2012年的23.55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27.16亿元,四年里增长近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186.87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357.58亿元,四年里增长近170多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919元、10611元提高到2016年的29444元、17461元……一组组令人振奋的数据、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勾画出耒阳跨越发展的轨迹。

  工业引领:  “一区三园”转出特色

  厂区内机器轰隆作响,一辆辆满载产品的货柜车被贴上标签,整装待发。近日,记者在新达微科技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这家2012年落户耒阳经济开发区的轴承自动化生产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年产值8000万元,年纳税额300多万元,随着二期厂房的投产使用,将在耒阳建立起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年创税收达5000万元以上。

  作为耒阳工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5年来,耒阳经济开发区签约98个项目,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除此之外,该市还规划建设了蔡伦高科技技术产业园、哲桥科技工业园、大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发展平台。乘着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东风”,“一区三园”依托自身资源、技术和集聚优势,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新增一大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63.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52家。

  如今,创新创业园建成租赁招商,18家皮具箱包企业签约入户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雏形初现,红印铅酸蓄电池、碳酸锂项目有序推进。随着汇升生物、胖哥槟榔、新达微轴承等企业发展壮大,焱鑫有色金属、诚松新材料、金悦科技等企业积极筹备上市,“一区三园”的平台效应正日益突显。

  农业铸基:  创新推进特色产业

  2010年,耒阳本土农民谭鸣创办耒阳红薯粉皮厂,以“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统一品种种植、统一生产加工、统一销售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该公司已经建成了六个加工厂,年生产粉皮8千多吨,年总产值达到一个亿。谭鸣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红薯粉皮不仅进入26个上海卖场,还漂洋过海卖到了日韩、东南亚、土耳其、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耒阳市围绕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油茶、优质稻、蔬菜、油菜、红薯、茶叶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扩张和创新。截至2016年,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10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3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一家。粮食、红薯、油茶、茶叶、禽畜加工业成为耒阳市的优势产业,油茶、红薯、茶叶加工成为耒阳市农产品的特色产业。由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使20万农户从中受益,人平年增收有望突破4000元。

  旅游带动:  打造湘南旅游次中心

  谭慧是一名导游,从事旅游行业已经有10年时间。最近5年来,她真切地感受到,来到蔡伦竹海等地的游客越来越多。“基本上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客人,然后跟着我们团队来到竹海,参观游览。”

  近4年来,耒阳在景区建设上频频出手,竹海大道竣工通车,蔡伦竹海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成功获批。随着景点建设有序推进,旅游业也持续升温,4年时间,耒阳游客接待总量由400.95万人次提高到716.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32.23亿元提高到57.32亿元。今年,耒阳又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通过打造好千年古县、蔡伦故里、革命老区品牌,将耒阳建设成为湘南旅游次中心城市。

  旅游业效益显现的同时,耒阳市的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也正在同步发展,去年该市不仅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4亿元,还率先争取衡阳海关在该市设站,外贸额达6500万美元,成功引进亿丰商贸城、中农联、碧桂园等重大项目,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在该市设点,耒阳市因此成为湖南省农村电商推进示范县市;金融业加快发展,各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344.97亿元、125.72亿元,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共发放贷款8808万元。

  项目牵引:  调结构推动稳增长

  9月26日上午,耒阳市哲桥污水处理厂、昭隆五金塑胶、武广教育城、残疾人康复中心等1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达26.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8.5亿元。近年来,该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与核心引擎,推动经济、社会、民生等全面发展。

  一方面,该市依托耒阳商会,构建了老乡招商的新格局,通过积极参加沪洽周、港洽周、食博会、衡州经济论坛等重大节会,精心组织建市30周年投资促进项目推介会,有效对接湖南建工集团、武船集团等国企和上市公司;另一方面,该市出台新增重大财源项目政策,探索了政策招商的新点子。去年,该市共引进内外资项目136个,到位资金32亿元,其中五公仙景区、鹿岐峰大桥、全民健身中心等10个项目投资过亿元。

  该市还在衡阳市率先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及三年滚动行动计划项目库》。如今,远景风能发电、宏拓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达微轴承二期厂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中小企业园、白沙中央下放棚户区、万世达工矿棚户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式投产或竣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在这充满艰辛的五年,耒阳在困难中奋进,凝聚了力量,书写了精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耒阳人必将在新的征程上描绘出更加精彩的“蓝图”。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助推经济发展

  顺湖公园

  城市交通大为改善

  新耒阳大桥贯通方便两岸居民出行  李振波  摄

  整齐划一的工业园区  饶冬平  摄

  南阳鞋厂

  耒阳城区街道俯瞰

  通往武广新城的宽阔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梯度转型,转出“新天地”
衡阳晚报版面八九A08梯度转型,转出“新天地” 2017-10-16 2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