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军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不仅要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看过去是否已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历史成本”。在生活中,不少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跌入这个“历史成本”的陷阱,而影响自己的决策。
如我们单位原来有个同事已工作了6年,付出了很多,且已当了股长,很有希望提拔为中层领导,但他专业上没有优势,发展空间已经不大。恰到这时,另一个单位需要他这个学汽车专业的,他可以发挥专业技术,对自己的专业也感兴趣,是一直想从事的工作,可以说前景广阔。但新单位很多方面要从头开始,要熟悉情况,建立人脉,从基层干起等。短时间无望提拔,他开始纠结于原单位的付出,经过反复考虑,为了长远,最终选择了走。
平时,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这类似问题。如有的人吃几十元的自助餐,只想到所花费的成本,不管肚子是否装得下,很多菜都要去尝一点,并选三文鱼等贵的东西放肆吃,想得最多的就是,把成本吃回来就舒服。结果是吃多了,胀得难受,得不偿失。难怪有人形容有的人吃自助餐,是饿着进去,扶着出来。
因此,我们要跳出历史成本的陷阱,不要因历史成本,而影响决策。历史成本已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三思而后行,抓大放小,活在当下,放眼未来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