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 明
本报讯 3月16日,湖南高院副院长杨翔冒雨赶到高院在祁东县的扶贫点,看望结对对象罗老,并调研扶贫点的扶贫工作。
“下了这么久的雨,不知道韭菜坪的罗老怎么样,明天我去看看。”杨翔对衡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经伟如是说。张经伟也正有此意,两人饭后便到超市为罗老买了米、油等生活用品。
祁东县凤歧坪乡韭菜坪村是湖南省高院的扶贫点,距离祁东县城86公里,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区域,土壤石漠化严重,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水田只有706亩,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韭菜坪村一组的罗云达老人今年84岁,独自一人生活。
3月16日,雨依旧下着,杨翔和张经伟一行起了个大早,7点多便从衡阳中院出发,驱车3个多钟头抵达韭菜坪村。杨翔踩泥泞的路,扛起米油加快脚步,直奔住在半山腰的罗老家。
“下咯大咯雨,天咯样冷,你们吗来哒?还带咯多东西做吗咯罗,快坐快坐。”罗老看见杨翔一行,激动不已。
“您最近生活的怎么样?”杨翔进门放下米油,便紧紧拉住罗老的手嘘寒问暖,细心询问老人的起居和身体状况,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叮嘱老人保重身体。临走前,杨翔给老人送上慰问金。“太感谢你们了,今日天虽然阴冷,可我心就和天晴一个样。”罗老感动地说。
离开罗老家后,杨翔一行又来到村里的光伏发电站、养猪场和村部调研脱贫攻坚情况,直到下午2点才就餐。
衡阳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如铁等陪同调研。
杨翔(右)询问罗老的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