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省庵又名彭玉麟故居,是晚清重臣、“中兴四大名臣”“湖南三杰”之一的雪帅彭玉麟的故居,位于珠晖区文化风光带。“退”“省”二字是彭玉麟独具特色的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彭玉麟,衡阳县渣江镇人。退省庵是其在同治八年(1869年)春回到老家衡州后修建的。他“以渣江旧居久荒圮,于府城东岸作草楼三重自居”,亦号“退省庵”,“皆自建,不烦公费”。
退省庵门前挂着一副对联:“水得闲情,山多画意;门无俗客,楼有赐书。”这是彭玉麟所撰写的对联,寥寥数语,文情并茂。上联写水之有性灵,有闲情,山亦如画,令山水活脱如生,境界全出。下联极言自己情趣高雅,地位显赫。
彭玉麟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显官要职,然而终其一生,皆能保持名节不朽,对于子女也严以要求,教育其戒骄奢、学刻苦,树立了良好家风。
彭玉麟戎马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清朝中兴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一生曾六辞显官:他曾因习于军营而疏于民政,请辞安徽巡抚;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见识迂愚为由,请辞督掌八省的漕运总督这一“天下第一肥缺”;曾在四年间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危难关头,彭玉麟总会临危受命,而后功成身退,从不贪恋权力。
彭玉麟廉洁奉公,虽居高位,却始终坚持“不要钱”的生活准则。他曾将7年间所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在权贵当道、腐败横行的清末,彭玉麟成为一个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不仅严以律己,彭玉麟对待子女亦非常严苛,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风范。当得知儿子修葺旧屋花费不少时,彭玉麟“谕子”书中写道:“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庐舍被焚,归无足蔽风雨者,官员亦多贫乏,兵丁欠缺粮饷……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还曾劝诫儿子“习勤保家声”:“今后当痛自改悔,锐志向学,慎勿享馀荫,以为衣食饱暖无所忧,便学走马王孙故态,盖自堕落之不足,而堕落其家风也。”
不仅对子如此,彭玉麟对亲属亦多有要求,他写信给弟弟告诫其不要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用之则引私人,结朋党,于国事无补,徒糜国库……恐其违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