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通讯员 欧巧玲
本报讯 “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我不但保住了肛门,而且也没有做预防性造口,不用再做第二次手术。这次手术非常顺利,恢复得很好!”这是日前发生在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的感人一幕,一名直肠癌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科医护人员表达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近日,我市69岁的邹女士因痔疮出血来到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治疗,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为直肠癌、子宫肌瘤,而且肿瘤下缘距肛缘仅仅4 厘米。常规距离肛门口低于5厘米的直肠癌手术治疗是需要切除肛门行人造肛门术的,这就意味着患者今后要在肚子上带着一个粪袋生活。“我们既担心手术风险大、出血多、肿瘤切不下来,又担心不能保肛,万一术后一直要带‘粪袋’,太影响生活质量了。”得知这个消息,邹女士家属非常焦虑和痛苦。
面对家属的忧虑,普外科主任吕海涛及主管医生非常理解,耐心地与家属沟通,全面分析手术利弊,最终打消了患者家属的顾虑,达成一致意见:为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切除保肛术。尽管肿瘤离肛门位置非常近,但在我市知名肿瘤外科专家、该院副院长雷雨激的指导下,由该科主任吕海涛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阳平华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静组成的手术团队默契配合,以高超的技术顺利将直肠癌及子宫肿瘤完整切除,并完好地保留了肛门。手术过程解剖清晰,患者出血很少,获得圆满成功。术后经过普外科护理团队精心护理,邹女士快速康复,效果良好,未出现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排便功能,一切正常。
“患者为超低位直肠癌,如果不能保留肛门,需要永久性携带‘粪袋’,给患者及家人带来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明显降低。正常排便对于健康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但是对于无法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患者来说,每天更换‘粪袋’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吕海涛介绍,如今,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及超低位切除术在该科已经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手术质量得以提升,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微创外科领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各类腹腔镜手术千余例,科室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手术、阑尾切除、肝叶切除、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及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开展消化道穿孔、出血、肠梗阻、各种疝及各种腹外伤的手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普外科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肝脏肿瘤及消化道肿瘤手术已经能够常规开展、独立完成,实现了腹腔镜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填补了该院此前在此领域的空白,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