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我
我从小就喜欢雨,个中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因为童年时代一幅“风调雨顺年成好,家兴业旺国运昌”的春联。
那时我尚不懂事,跟随回乡劳动改造的父母在家乡生活。记得刚读小学那年,过年前父亲在家门口贴了这么一副红火喜庆的春联。尽管当时根本不能完全理解“风调雨顺”的意思,但我觉得“风调雨顺”一定很美好,是父母非常向往的一件事。当时是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回乡耕田劳作的父母自然希冀风调雨顺。这样,生产队里的粮食生产就能有一个好的收成,父老乡亲也就可以少挨饿、少受苦。
很多人不喜欢下雨,而我却很喜欢。在家乡那个叫粽子塘的小山村里,曾经留下过我和小伙伴们许多雨中嬉戏的快乐。1974年春天,父母因落实政策恢复了公职,我们一家子又回到耒阳城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候,雨在父母眼里的重要性明显比不上在农村老家了。而此时的我依然十分喜欢雨,时常与同学们在放学途中冒雨追逐打闹,淋得全身通透回到家中常常遭到父母的责骂。
1986年夏天,从部队退伍的我被分配到耒阳市伍家村邮电支局当起了乡邮员,开始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职业生涯。说实话,乡邮岁月里的雨经常给我的投递工作带来不便,但我此时依旧喜欢雨,因为我一直坚信雨是上天对大地最美的眷顾。我常想,如果没有雨,何来风调雨顺呢?为了报刊、邮件不被雨水淋湿,我会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除带好雨伞或雨衣外,我还会用报披布将报刊、邮件裹得严严实实。每当我冒雨将完好无损的报刊、邮件送到客户手中时,他们都会报以微笑并表示感谢,而此时此刻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职业的自豪感。
现实生活中,不管你是否喜欢雨,但一年四季中该下的雨还是会下,不会因为你的喜欢与否而有任何改变。春天是雨的季节,淅淅沥沥的春雨颇有诗情画意,让人们在缠绵悱恻的雨中增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的眼里,南方三月的烟雨像雾像雨又像风,能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想。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沉醉在雨的世界里,总引得他们诗兴大发,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无数脍炙人口的诗句。雨,不但有意境,也可以宣泄感情。有时候我甚至会想,人如果失落时能够痛痛快快地来一场雨,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喜欢雨,也喜欢雨后的一切。
雨后,有时太阳就会迫不及待地从云层后面透出红红的脸,有些调皮地观望着雨后的万物。此时,我觉得太阳既顽皮又可爱。夏日雨后,如果足够幸运,人们会观赏到随之而来的一道彩虹高悬于碧空。彩虹之下,大家或驻足凝望,或兴高采烈,或奔走相告,有的甚至会直接用手机拍下来发朋友圈。
雨后,能够与大地同呼吸,能够尽情享受雨带给人的美妙感觉。春雨过后,大地的气息是清新的,还能带来万物生长的生机。夏雨过后,大地的气息是热烈的,即使常常带着闷热,但我觉得那是大地的活力和浩然之气。
今年的春夏,雁城衡阳是“雨一直下”,这样一场场没完没了“马拉松”似的雨,影响了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及工作节奏。很多人都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雨而怨天尤人,但我倒是暗自庆幸,觉得这样特别的雨季都让自己遇上了,真的算是一种幸运。
雨,是上苍给大地和人类的馈赠,我为何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