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华 黄 煌
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就义诗,让世界知道衡阳有个夏明翰烈士。而就在距夏明翰故居15公里范围內,有两座烈士陵园更显得特别。其特别在于所安葬的烈士都是几十上百人合葬一墓,更为特别的是,在这数以百计的烈士合葬中,有名有姓者仅2人,其余都是无名无姓,史料中仅以“某某某等若干位烈士”记之。对于这些只能用数字来代表的先烈们,我们统称之为无名英雄或无名烈士吧!
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对先烈无限崇致旳心情,去以上两处烈士陵园凭吊。按距离远近,我们首先去了位于渣江镇文德村的“刘文德等36位烈士陵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烈士纪念碑,碑前是36位烈士合葬墓,纪念碑背面的墓志铭记述着:1949年,解放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起衡宝战役。是年4月,第12兵团第134师401团作为先头部队进入衡阳,该团某连刘文德连长奉命率所部驻于衡阳县渣江镇盐田乡秀甸村(1964年以刘文德烈士之名更名为文德村)一带,不期与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某部相遇,双方展开激战,我军歼敌百余,自身也付出极大代价,刘文德连长等36位官兵壮烈牺牲,他们倒在了共和国成立前夜。战斗结束后,我军主力继续追歼残敌,留下少数人员打扫战场,当地群众连夜赶做棺材收殓烈士遗骸,分散安葬于秀甸村边山组解放皂。1964年,由当时的盐田人民公社牵头,将原来分散安葬的烈士遗骨重新收殓,合葬于秀甸村江东组鲶鱼山,并立碑建墓供人凭吊。2015年,由湖南省民政厅与衡阳县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对原陵墓进行改扩建。
站在烈士墓前,目睹碑文,不禁感慨万千!“刘文德等三十六位烈士”十个大字,告诉我们这36位烈士中绝大部分都是无名烈士。
如果说这已够令人感慨的话,那么,下一处则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告别刘文德等36位烈士英灵,又驱车去了位于洪市镇余田村石灰组的“洪市烈士陵园”。此处安葬着在衡宝战役洪市战场为国捐躯的97位烈士(民间一说197位,一说281位)。 据陪同前往的衡阳县党史办负责人介绍:1949年农历八月十一,第四野战军162师485团2营在洪市镇天柱峰下与国民党军白崇禧部相遇,双方激战数日,战斗异常惨烈。在歼敌数百名的同时,我军也阵亡近百人,其中50余人倒在敌我对战的枪林弹雨之中,40余人牺牲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之下,7人在与敌肉搏中殉难。时值中秋,天气炎热,战后,当地百姓配合部队收殓烈士遗体97具,分散安葬于就近六处坡地上(现在的洪市烈士陵园即为其中一处)。1975年,当地政府和人民将六处墓地烈士遗骨重新收殓合葬一处。200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后代联谊会、广东省长征文化促进会四野后代联谊会及当地政府与民间共同筹资在原址扩建成了现有的“洪市烈士陵园”。与前刘文德等36位烈士陵园一样,此处安葬的97名烈士中除了一名叫陈庆芬的烈士之外,其余96位烈士均无法核实姓名。
上两处陵园中2个有名有姓的烈士身后,是131位无名烈士。作为党的后来人,我何只是感慨,简直是震撼!发自心灵的震撼!面对这数以百计的无名烈士,不禁扪心自问,工作和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尽职尽责?更有何面目为了名利得失斤斤计较甚至不择手段呢?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岁月中,到底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献身?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出一个精准数字,只能用“无数”来表述。
党没有忘记他们!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百年如此!千万年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