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鑫宇
走进商场、打开电商平台,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儿童口红”“儿童眼影”“儿童指甲油”等广告。这些产品在受到部分小朋友喜爱追捧的同时,也在安全问题上给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扰。
据调查,当下许多流行于市场的“儿童化妆品”,根本不具备任何资质。与其说这些产品是“化妆品”,不如说是一种“另类玩具”。儿童将这些“玩具”抹在脸上,无法得到任何安全保障。遑论一些化妆品里会添加激素类成分,长期使用将带来性早熟等危害。即便是质检合格的彩妆产品,对皮肤尚在生长期的儿童来说,也仍然容易引起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
儿童化妆品市场的无序发展,与欠缺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有直接关系。当务之急,监管部门应严格落实“儿童化妆品” 的市场定义,坚决制止其他产品打着“儿童化妆品”的旗号浑水摸鱼。同时,主动将触角深入到玩具、日用品等相邻领域,防止一些厂商擅自“跨界”,绕过监管标准。
与此同时,不论电商平台还是网络社区,应充分承担平台方的社会责任,本着对未成年人健康与安全负责的态度,及时清理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儿童化妆品”相关内容。
追求美丽并没有错,但是,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更加优先的社会利益。纠正“儿童化妆品”市场乱象,不能离开这个基本动机。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负责,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