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子
“今夜星光闪闪,爱你的心满满!”……动感的音乐节奏,摇曳闪烁的灯光,很难想象这一幕发生在景区里——近日,有徒步团体自发组织约200人,携带移动发电设备,在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山顶蹦野迪,并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视频。最新进展是,风景区管理处已举报短视频账号并报警。
跟随紧凑的节奏、炫目的灯光,蹦迪带给人们的是身心的放松与个性的解放,这无可指责。但问题是,并非所有场所都可以蹦迪,景区显然就是一种非合适场所。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破坏景区生态。数百人聚集在景区蹦迪,高分贝的音乐声很可能带来噪声污染,交叉旋转的各色灯光有可能造成光污染,而人群又会踩踏景区植被、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二是威胁人身安全。若聚集者全身心投入到蹦迪情景中,极易忽视自己所处的实际位置,从而出现踩踏踩空等一系列危险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景区蹦野迪的大量视频散布于网络,还会造成错误示范。《深圳经济特区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规定,举办大型游乐、集会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生态、景观及公共安全的活动,必须征得景区同意。说到底,景区蹦野迪不是放松而是放肆。聚会蹦野迪人员以“徒步团体”之名义,不提前向有关部门申报集会活动,将个人喜好与快感建立在牺牲大好美景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给规则以权威”的迫切性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