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瑜炎
南岳文定实验学校新修了一座文定亭,远观近看,亭亭玉立,如画龙点睛,提神醒目,成了师生们喜欢的一道风景。它体量不大,可是因地制宜,六角造型的亭连着约30米长的廊,材料的使用与周边环境和格调相融一致,端庄和谐,是憩息、小聚、学习、朗读的好去处。
每当旭日东升,文定菁菁校园云蒸霞蔚。远望秀美的南岳凤凰山麓翘檐欲飞的文定亭,如雄鹰在晨曦中被唤醒,正欲展翅飞翔。中午时分,文定亭在阳光的照耀下,浅黛色的瓦顶把文定亭装扮得娇贵迷人,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最是黄昏夕阳时,文定亭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霞,亭子如剪影般贴在南岳山麓之间。如果暮色朦胧,装饰亭子的彩灯会临空勾勒出梦幻的童话图案。灯火阑珊,欲众里寻他,一个诗情画意般的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因我求学之路和生活经历的缘故,一生对“文定”可谓情有独钟。记得青少年在岳云中学念书时,曾在1959年4月26日单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老校长何炳麟先生告诉我们,岳云中学从长沙搬迁到南岳衡山,是建在宋代文定书院、明代甘泉书院和白沙书院故址上。而文定书院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胡安国撰写《春秋传》之所,也是他的儿子胡宏讲学授徒之处。据史料记载,胡安国在南岳隐居期间足不出山,集毕生之精力撰写《春秋传》。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受到高宗赵构“深得圣人之旨”的高度评价,殁后赐谥号文定。《春秋传》被当作湖湘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石,胡安国也因之成了湖湘学派的开创者。从元朝到明代均列为士子科考指定的教科书,同时也被列入每年春秋二官祭。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儒,在此建了一座春秋楼,开辟了一方春秋塘,复又建了一座春秋亭。
从1998年4月至2016年4月,我在履任岳云中学校友总会会长的18年时间,了解到以何炳麟先生等老一辈岳云人筚路蓝缕、育才兴邦的办学历程,感受到湖湘学派发祥地厚重的文化积淀,岳云中学才得以弦歌不辍、薪火代代相传。同时,也亲历目睹了勤奋拼搏、锐意进取的历任校领导和教职员工,是他们长期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岳云中学这所百年名校才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建校迄今112年来,岳云中学为国家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影响遍及海内外。其中有革命人物的佼佼者与烈士,有政界要人与名流,有军事将领与战斗英雄,有两院院士,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艺术家……
每当踏进母校的校门,我就像回到久违的故园。尽管那些记忆中的陈迹,早已蒙上了历史的烟尘,并非昨天的情致,可心中总会升腾一股春潮般的思绪。那景色柔和,至美而纯真,让我似梦相随、如痴如醉。因为这里曾给我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练,根植了我一生难舍的文定情缘。
2012年2月,岳云中学与校友总会审时度势,为传承南岳衡山的千年文脉,弘扬何炳麟先生等老一辈岳云人的办学传统,决定由岳云校友总会发起筹建南岳文定实验学校。
文定实验学校是千年文定书院和百年岳云老校留给我们一笔厚重的精神遗产,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历史的托付和期盼。所以,在新建的文定亭两个门上,悬挂有我撰写的两副联语。亭子正面联由衡山书院首任院长、书法家罗步庵先生书写,联曰:文风今古长,学派湖湘源此地;定向乾坤远,云龙子弟惠他年。
这是一副嵌字联,采用的是鹤顶格:即嵌在对联顶头一个字,上联嵌“文”,下联嵌“定”,意指文定学校。从内容上讲,上联说明文定学校根植于千年文定书院厚重的文化,与岳云中学乃一脉相承,故有“学派湖湘源此地”之说。下联讲天地广阔,宇宙浩瀚,乾坤远大,希望在文定读书的每一个同学都有大抱负、远目标,铭记“勤、恪、忠、毅”之校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来学业有成,定能报效祖国,惠及人民。
第二联悬挂在文定亭廊结合处,由中国书协会员、曾任衡山县长的宾新华先生挥写,联曰: 立志凌云,万丈衡峰能直上; 有诚致学,九皋书海任遨游。
这副对联采用引用法,即在联中插入现成的语句、故事、名言、比喻等,以达到提高表达效果的目的。上联内容是我愿看到文定学子们个个树雄心、立壮志,脚踏实地,勇攀科学高峰。“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清代金缨《格言联璧·学问》)。立志,是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即一个人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循序渐进,不懈进取奋斗,进而向自身目标不断靠拢的过程。亦即《左传》所言:“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明成祖朱棣也说:“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成事者。”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下联“有诚致学”,即有恒心,有决心,有信心,具备一种坚毅不拔的个性品质。“九皋”:九皋深泽。《诗·小雅·鹤鸣》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喻深远也。”“皋泽中水溢出所其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陆德明释文:“九皋,九折之泽。”希望文定学子能在这浩瀚深远的书海之中,自由自在地畅游,以获得广博的知识。
吾已年近八旬,在过去似水流年的岁月里,唯有家乡南岳衡山让我魂牵梦萦,文定实验学校让我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