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点评 李 伟
1.近日,有网友发网络视频称,河北石家庄志愿者拆开隔离点的被褥枕头发现,里面全是黑心棉和各种废料。对此,@藁城发布2月6日通报称,涉事窝点已被查封、取缔,涉事嫌犯已被采取强制措施。隔离点劣质被褥、枕头已全部更换。
点评:平日里,此类事情已然令消费者深受其害,而此次令人更为愤怒的是,黑心商家竟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行事。当下,藁城区疫情风险还没有完全解除,一边是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一边是个别违法经营者却“趁疫打劫”。这些人置民众健康于不顾,为一己之私利大赚黑心钱,理应依法予以严加惩处。疫情防控线多面广,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尽职尽责,防止纰漏。黑心棉毫无阻碍地进入隔离点,这是本该杜绝的事情。有关方面当认真反思其中漏洞,给隔离点民众与舆论一个交代。而除了个案打击,监管部门也应从源头上进行防范,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
2.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显示,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不能一键关闭。如何方便地关闭广告并为App设置“关闭键”,成为广大用户的利益关切。
点评:提高App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是不少用户的心声,也是现实需要。关不掉广告是用户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既然一些App不给用户向广告说“不”的权利,那么不妨请监管亮剑,向这样的App说“不”。通过责令整改和下架等措施,让App运营者真正感到“疼痛”,促使其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严格广告管理,进而不断优化广告内容和形式。相信,随着监管思路逐步明晰、监管手段不断升级,通过加强整改,能更好促进移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还用户一个干净良好的网络环境。
3.“铁辘轳把”“东四块玉”等北京老地名正逐步重返公交站牌。2月6日开始,北京启动公交站名规范工作。此次站名规范调整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自2月6日首车起实施。据介绍,本次调整大多覆盖在东城、西城核心区。
点评:老地名陆续重返公交站,这种回归式的校正有利于让老北京记住乡愁记忆,也更利于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延续,让城市更有文化底蕴,更具魅力。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供最具张力的载体,让个体情感和公众记忆得到更有质量的保障。如此,我们才能延续历史的脉络与印记,在叩问历史中直面未来,在厚重的文化底蕴面前,保持高山仰止的敬意与不越雷池的敬畏,共同呵护美丽的家园,成为精神世界的造梦者和现实社会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