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继辉
弹指一挥间,鼠年即将过去,牛年即将登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远在他乡打工、学习的人,按照惯例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叙相思之苦。然而,今年春节有疫情的“寒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国都在倡导就地过年。如何解决好就地过年问题,就成为了考验政府智慧的“试金石”。解决好这一“新课题”,就能为疫情防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外地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打消其归心似箭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好本地人“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一看”的放飞心情问题,就成为了考验各地政府“把根留住”的智慧和能力。各地政府各显神通,纷纷祭出了使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以及不愿到外地猎奇的绝招。比如,成都市文化馆献上1200份盲盒+欢聚牛福的新春“大礼包”,让前来打工、学习的游子有了乐不思蜀的坚毅,让本地人有了“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的安心。“盲盒+欢聚牛福”让牛年的春节“难忘今宵”,必将为解决就地过年问题立下汗马功劳,提供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范本。
每逢佳节倍思亲。要让春节期间外地人、本地人就地过好年,要以文化凝心聚力,让就地过年成为一种美好的选择,一样可以过个意义非凡的牛年,而不是无奈的选择。打好文化这张名片,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在春节期间必须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让外地人及本地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要把外地人及本地人就地过年的问题解决好,并满足外地人及本地人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各地政府还需在吃住行玩等方面下一番“绣花功夫”,为就地过年的人们提供吃穿住行玩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让人们都能健康、快乐地嗨起来。诚如此,过好年和疫情防控也就能“鱼和熊掌兼得”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过好了,就能为2021年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春节过年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时刻都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玄,坚持“宁可防控,不可空防”的原则,扎实做好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讲卫生等疫情防控“必修课”,不让疫情打扰了我们过年的雅兴。让牛年牛气冲天,这才是我们牛年大吉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