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禁渔也要从需求端入手。食用濒危鱼类,直接或间接导致物种消失,不但不值得夸耀,反而应被全社会唾弃。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不良行为才会失去生存空间。购买偷捕的鱼类涉嫌违法,更应给予惩处。通过典型案件警示潜在食客,藉由依法处理,真正以儆效尤。授人以渔也很重要。渔民上岸,若无其他技能,生活可能陷入困境,这也是一些人违法偷捕的原因。管理者在“禁”的同时,也要注意“疏”。开展技能培训,促进渔民转型,协助寻找出路,给予必要扶持,对“禁渔令”的落实具有现实意义,解决好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才能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评论员 蒋 萌
2.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宝藏”“最美书店”……网友不吝溢美之词,探店爱好者纷纷慕名前往。其实,这家书店已驻扎存续将近20年时间,复旦师生广为知晓。它与复旦大学另一知识地标“鹿鸣书店”一样,成为校园文化景观的一部分。互联网大潮中,这样的实体书店散发着独特魅力。
流量时代,究竟该怎样成就更好的阅读?一方面,离不开读者的坚守;另一方面,也要建构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尽管时代在快速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普及、便利,我们的城乡社区依然需要一批优质的实体书店。近年来,在多方努力下,实体书店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今,书店单一的卖书模式难以为继,实体书店只能错位竞争、强化体验功能,通过拓展业务单元、增强附属功能,寻找市场支点。但如果千篇一律地复制类似模式,过度放大书店的延伸功能,也容易偏离开办书店的初心。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内容上的优质经营,让读者体验以书为中心。否则,过度开发读者的在场体验,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甚至本末倒置。 ——评论员 张涛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