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作为人们消暑重要方式的冷饮,其质量自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最近,一起“网红”双蛋黄雪糕不合格事件就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事件缘起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抽检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网上通告。眼尖的媒体纷纷报道其中一款菌落总数超标的“网红”双蛋黄雪糕,此前也检出了菌落总数或者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
“网红”双蛋黄雪糕的生产企业迅即回应,网上发表声明,“针对不合格产品,已做出下架和召回处理,不能召回的要求经销商立即就地销毁。”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我们不难发现:其一,生产企业所澄清的,其实是每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这就好比家长要抚养未成年孩子、学校要教育在校学生一样,都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其二,经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三次抽检不合格,但企业在自我声明里却只引用某市市场监管局的通告。即便如此,还截取成“造成大肠菌群超标极大可能原因是仓储及运输不当”来广而告之,是不是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呢?
据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主张涉案蜂蜜不合格可能存在运输、存储环节的原因造成“菌落总数”超标,但其未提交证据予以证明。文章到此,笔者不由地有这样一些感概:
一是,当食品检出不合格时,食品厂家该如何对待呢?是用“极大可能”“合理推断”“合理认定”来努力把自身的生产责任推出去,还是把这个耍嘴皮子功夫的时间用来扎扎实实查找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自家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呢?笔者认为,后者会更有利于将一时的“网红”食品转变成生命力长长久久的老字号食品的。
二是,本文中的“网红”双蛋黄雪糕,据生产企业声明,这三起抽检不合格其实均为2019年抽检的,只是其中两起今年才在网上公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市场监管部门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发现、查找食品安全问题为导向,开展的一项常态性工作。那么有关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是不是考虑把其作为今年夏天的监督抽检重点继续抽检呢?不仅可以在商店超市抽检,还可用网络购买的方式抽检,还可以到其生产场所抽检。这样,既能检验出厂家是否真正做好了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消费者们明明白白、放放心心地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