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副业可以有,但要理性权衡
  张冬梅 

  下班以后你在干啥?最近,“副业刚需”成了流行词,顾名思义,这是指把副业当成刚性需求的状态。有网友感叹,搞副业已经是30岁后成年人该有的自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自己的“B计划”。

  之所以选择副业,增加收入无疑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除了部分人是兴趣爱好所致,大部分人是出于生活经济压力,为了提高生活水平。随着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很多年轻人的薪资开始捉襟见肘。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仅仅依靠一份薪水难以支撑。因此,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份合适的副业,成了一些年轻人的选择,甚至是所谓的“刚需”。

  同时,当下社会也为年轻人实现副业增收提供了更多机会和路径。在过去,传统行业一般都需要大规模合作分工,人们能选择的副业并不多。但在互联网时代,新经济不断发展创造出很多新工种、新岗位,就业形式与办公方式也变得更为灵活。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生产价值,甚至身兼数职,如开网约车、写公众号、做直播、打零工等。

  年轻人有需求,又有现实环境做依托,通过发展副业来提升个人的生活水平,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二次发挥,本无可厚非。但我们要弄清楚,“副业刚需”背后年轻人的真正诉求,其实是追求美好生活。所以说,发展副业本身不是目的,年轻人真正需要的也不是副业,改善生活才是他们的追求。而对年轻人而言,他们只有处理好副业与主业的关系,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如果搞了副业而把主业耽误了甚至是荒废了,这显然与其初衷南辕北辙。

  所以,副业可以有,但要理性权衡。如果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而难以兼顾,这不但做不好副业还影响到主业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未免得不偿失。毕竟在现实中,能把副业搞得风生水起的人,终究还是少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抹不去的记忆
老人索要“带孙费” 醉翁之意不在酒
副业可以有,但要理性权衡
说道说道
穿不穿汉服,这是个问题吗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副业可以有,但要理性权衡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