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仿冒官微公众号、取个“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
仿冒官微公众号、取个“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仿冒官微公众号、取个“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
小心掉进 微信“高仿号”的圈套
  看病、开卡、办事,上微信公众号预约一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微信公众号上处理事务。记者调查发现,骗子们如今开始利用仿冒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诈骗,有的通过取“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有的通过造假、借用他人工商执照、法人信息注册微信公众号实施诈骗。

  小心掉进微信“高仿号”圈套

  “您小车的免年检期限即将到期,可在微信公众号线上年审。”日前,福建泉州许先生根据这条短信提示,搜索到名叫“福建车辆年检”的公众号,通过链接被诱导到一个网址,输入了银行卡号、发动机号、卡密码及短信验证码,被骗走2000元。

  浙江的陈女士就曾因为关注了一个虚假的微信公众号,导致新办理的信用卡被骗消费上千元。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人都认为公众号可信度较高,操作时很少点开详细资料了解公众号的注册、认证背景等。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除了冒充金融部门公众号诈骗,这两年还出现假冒网络贷款、购物网站、中介机构等公众号的诈骗案。

  不少微信公众号是“李鬼”

  认证的公众号甚至可以开通支付通道。申请官方认证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法人信息等资料。

  记者搜索发现,微信平台上能查找到一批类似“扫码支付助手”“支付平台助手”“银行卡安全助手”“动感地带10086”等看似“官方”的公众号,点击查询这些公众号的详细资料,才发现竟是无相关营业资格的个人号。

  此外,经微信官方认证的公众号也被造假者盯上。在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不少声称可以“公众号定制、名称自取,极速通过公众号、服务号、订阅号、小程序注册和认证”的商家。

  其中一位来自安徽的商家告诉记者,缴纳680元可注册经微信官方认证的企业号;微信要求的营业执照、银行对公账户、法人信息等资料可以全由该商家包办,公众号平时运营完全交给记者。

  记者提出要将该号用于放贷,可能要从公众号外导至其他付款网页,因为和该公司合法的营业范围是“两张皮”,担心微信方面会审查,卖家表示“微信方面完全不会管,可以放心运营”。资料显示,微信认证每年要收取300元,是支付给第三方专业审核机构的审核服务费用。

  微信平台不能“甩锅”

  业内人士指出,微信公众号在名称和资料审核、日常运营等方面还存在漏洞。根据电子商务法等有关法律的相关规定,互联网平台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应依法加强对平台内各经营者的管理,特别是对金融、政务、支付等相关行业公众号要着重进行人工审核,提升开设门槛,避免其沦为诈骗工具。

  微信官方团队回应,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公众账号的用户,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或违反《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及相关规则的行为。平台现在对公众号涉及“银行”这一类的命名,均严格要求申请者需提交相关金融资质才可命名;上文提到的“银行卡安全助手”公众号属于注册时间较早的账号,平台已要求其7天内改名或更换有资质的主体,如到期未调整,将直接清空名称。

  网信安全与信息化专家李洋表示,从技术角度看,通过假冒微信公众号“钓鱼”,一般需注册第三方钓鱼网站域名并开发实现对应所需的诈骗功能,打击此类“钓鱼链接”,需要平台对接国家级统一的钓鱼网站信息库,监管部门与平台协同发力。

  微信官方团队提醒用户,使用前先点击公众号右上角“…”-“更多资料”,查看公众号的具体信息,假冒官号的主体大多是一些个人、个体工商户或非对应的主体。不过,多数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让消费者“擦亮眼”是防骗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提供服务的微信平台不能“甩锅”,要真正负起责任来,这是一个负责任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和义务。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超强台风“利奇马” 会被除名吗
小心掉进 微信“高仿号”的圈套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小心掉进 微信“高仿号”的圈套 2019-08-13 2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