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软萌”水果命名超强台风
据记者了解,“利奇马”本是一种形象“软萌”、口感亲民的热带水果。不想此次却成为一场70年来登陆我国华东地区第三强台风的名字。专家称,“利奇马”因其带来的狂风暴雨成为今年以来最凶猛的台风。
——狂风。之前的台风“木恩”和“韦帕”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级,风力分别为8级、9级,远远低于“利奇马”登陆时最大风力16级的强度。
——暴雨。“利奇马”所带来的巨大雨量也威胁到相关地方安全。截至10日,浙江台州、温州北部、宁波南部、湖州西南部等地降雨达到350至580毫米,台州括苍山829毫米、三门局地706毫米。同时,上海、江苏、山东中东部、安徽东部等地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山东潍坊、临沂特大暴雨,降雨量为250至407毫米。截至11日,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地自8月9日以来有73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
“利奇马”为何会带来如此巨大的雨量?“台风就像一台巨大的‘吸水汽机’,从海洋上吸收水汽再将强降水带去陆地。”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向纯怡解释说,“利奇马”的季风输入非常强,就是说有越赤道气流把赤道地区富含水汽的暖湿空气输送到台风内部,让它的“水”力大增。
从8日开始,“利奇马”已给所过之处造成多项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12日16时,台风“利奇马”已致9省市89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531千公顷,倒损房屋4.7万间。
除名:太“凶”会被开除
2000年1月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热带气旋命名表正式启用。这张表上一共有140个名称,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等14个成员提供,每个成员提出10个名称。名称均以英文形式呈现,中国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协商确定中文译名。这140个名称始终处于循环使用的状态,直到“退役”的那一天。
对于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热带气旋或因其他原因,台风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名称从命名表中删除。如: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它们都因为破坏力巨大,正式被除名。
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中已有45个被除名。这些名称将永远代表它最后一次跟随的台风。热带气旋命名表上每一个名字的序列都是固定的,当某一名称被除名后,提供该名称的成员需提交一个新的名称,填补这一序列空缺。如:2017年第23号台风“启德”,由新名字“鸳鸯”代替,由中国香港提供。
改名:全凭喜好
台风被除名后,新名字又是怎么起的呢?
各成员提交或后期替补的名称都需遵守几项基本原则。
每个名称不能超过9个英文字母,这是为了避免发布预警信息时单词太过复杂;名称要容易发音;不能在各成员使用的语言、宗教、习俗中带有不良含义;选取的名称应得到台风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认可。
只要符合这几项基本原则,取什么名字全凭各成员喜好了。比如中国喜用“悟空”“杜鹃”等神话和花类名称;香港爱用“珊珊”“玲玲”等女孩儿的名字;韩国常常选择“飞燕”“浣熊”等动物名称,当然,还有喜爱用水果命名的泰国。
正在被除名边缘挣扎的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是LEKIMA,来源于越南,又是一种水果的名字。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