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十年前的青春 不期而遇
  资若铭

  四月最后一天,在乡镇去县城的公交车上,我遇到一群身穿蓝白校服的高中生。临近五一,放假回家,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

  这是我母校衡南一中的学生。背着书包,戴上耳机,三五成群,聊各自喜欢的电影和动漫,车厢里一下子热闹活泼起来。我坐在后排角落,看着他们欢笑、吹牛,心中泛起一些记忆,而这些记忆,是我多年沉淀于心,不敢轻易再去回味的过往。

  十年前秋天,我入一中读书。开学那天,是初中恩师送我去的。我像个小鹿似的在新校园里乱撞,对未来人生没有丝毫预想和准备。但面对新同学新老师,又有些许期待。我的心思很乱,如同江南三月里那份躁动不安的空气。

  高一学年,除去语文课,其他课我几乎都是浑浑噩噩。语文老师叫王艳金,她教了我三年语文。我之所以对语文课情有独钟,是因为从高一开始,王老师就经常在作文课上将我写的议论文作为范文朗读。这样的行为,对我这种成绩不好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鼓励。每次作文本发下来,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就借我的作文去看,对于我来说,这种虚荣心的满足,是任何奖励都比不上的。

  王老师是高中三年表扬我最多的老师,她也是高中三年里唯一打过我的老师。那是高一下学期的某个晚自习,王老师突击检查练习册,而我当时天真地以为,语文不需要做练习,所以那本书我还不曾打开过。其实,那晚王老师动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因为她检查前面同学的作业时,他们多数都没写完,心中火苗渐起,等到我的时候,发现居然全是空白,这下“火势”瞬间涨满,我的脑袋也就成了质变的承受者。印象中,从这以后,我再没缺过语文作业。并且,王老师所教授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让我多年后在全县青年教师写作比赛的赛场上再次发挥作用。这是我当年完全没有料想到的。

  高二我选了文科。或许是新的开始,让我有了学习兴趣,上课不再昏昏欲睡。我的同桌是两个男生,他们俩也是我的室友。一中宿舍,十人一寝,我曾经写过这九个室友的素描文章,后来收入在《2014年中国高校散文排行榜》一书中。随着与他们交往的深入,我开始知晓一些这个年纪必然会知晓的东西。

  高中的男寝,如春笋滋长的竹林,充满着蓬勃的青春气息。十个男生住一屋,若不谈起女生,如何缓解内心与日俱增的躁动?夏天夜里,冲完凉水澡后,大伙便各自上床。每个人身上除去短裤外,不会再有任何衣物。窗外侵着月光,耒水河畔偶尔吹来凉爽河风。我们开始卧谈会。你一言我一语,说到激动畅快处,必来几句未曾实践过的野话,然后集体哈哈大笑,内心情欲似乎在笑声中得到释放。如果恰逢第二天放假,这晚定要聊到深夜,动情之时,还会把自己深藏许久的往事都披露出来。这样毫无顾忌地谈天说地,打发了我们许多个无聊夜晚。那些脱口而出的野话,也增补了我们很多朦胧的性知识。若有好事者愿编写一本青春情感调查录,这卧谈会的内容,算是再真实不过的材料了。

  高二那年春天,一中草木葱郁,我渐渐长大,开始克服从前的自卑与胆怯,身边朋友也多了起来。班主任王老师组织我们去野外踏青,全班都很开心,因为难得有机会出来活动。我们各自拍照合影,在山间奔跑,快乐了一整天。这时,我的同桌换成了一个女生。她经常睡觉,觉得无聊了,就喜欢聊天。某个午后,阳光强烈,南风吹拂,她一时兴起,和我聊许多往事。无巧不成书,她居然也认识高一和我聊天的一位女生,而且曾经还是无话不说的好友。这位同桌很聪明,她似乎看出我掩藏于内心深处的一份情感。于是,她直白地问我有没有喜欢的女生。

  知道答案以后,我的同桌很兴奋,那种活泼搞怪的兴奋。随后,她开始怂恿鼓励我去表白,拿着我那台诺基亚手机替我编写好短信,准备发给楼上那位。我内心挣扎许久,那短短一节课,脑袋里设想过无数情形和结果,穿两件衣的天气,居然紧张得出了汗。

  最后,我点了头,她点了发送。

  校园生活,每天三点一线,十分单调。重复的时间往往过得很快。一次偶然机会,我接触到一中的校刊《茶花》。我用稿纸工工整整地写了几首诗歌和一篇散文,投递过去,后来都发表出来了。这应该算是我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那时,校刊主编是邓云帆老师。去年,在县作协会上,我还遇见了他,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很清亮。

  有段时间,班上同学开始爱上打羽毛球和乒乓球。每逢体育课,班上的男生女生就相约一起打球,常常大汗淋漓,笑声不断,且从不会觉得累或辛苦。我时常回忆起那些笑声和汗水,恐此生不会再有。高三之后,我们开始晨跑和夜跑。这是我印象最深的集体活动。班上同学跑成矩形方阵,每个班都喊着自己的口号。我们425班的口号,是班主任想的,和他为人一样,极明白实在。那句“我想上大学”,响彻在一中的操场上,也永远激荡在我心中。

  2012年元宵节的龙灯,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晚的一中,烟火璀璨,锣鼓喧天。我们每个人都笑容满面,互道节日快乐。整个校园,像极了我们那三年青春时光。好美,好热闹。

  那年春天,九把刀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席卷全国校园,勾起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电影里,抬人撞树桩的情节,成为我们拍毕业照时的重要节目,让多数男老师都遭了殃。那一年,许嵩的《半城烟沙》常常出现在校园广播里,在古风旋律中,我们相互在班服上签名,在留言本上写下毕业祝福。

  那一年,智能手机还没有广泛流行。那个让我表白失败的手机,被我换成了一台杂牌机,然而,那个调皮同桌却一直没换。

  高考终于来了。我们注定曲终人散。匆匆数年,一晃而过。如今,我又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洪流。多次经过一中校园,我却不曾有勇气进去,生怕触动回忆中的某根琴弦,激起心中尘封已久的那段时光。相见不如怀念。就让这些无比单纯的人事,留在我的文字中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与十年前的青春 不期而遇
男人买菜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与十年前的青春 不期而遇 2019-05-21 2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