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人才的选拔、任用很讲究出身、资历,以至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说。然而,被称为清朝“中兴功臣”的曾国藩却主张“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苟细,无因寸木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对前来献计、献策者,不论贵贱,一概以礼相待。
曾国藩打破资格限制,把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忠诚于他的人才破格提拔,委以重任,湘军中的一些重要将领就是由他破格提拔上来的。比如分统湘军内外湖水师的杨载福、彭玉麟就是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期间破格提拔上来的,当时的杨载福只是行伍出身,而彭玉麟更是一介书生。不过他们二人都富有军事才能,一个是“智胆超群,秉性忠直”“口不言功”,一个是“任事勇敢,励志清苦,实有烈士之风”,都符合曾国藩德才兼备的要求。他们二人也不负曾国藩的期望,之后屡立战功。
在用人方面非常讲究出身资历的封建社会里,曾国藩尚能做到“衡才不拘一格”,那么现代领导者更应如此。一个地方、一个部门选人用才,必须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保证任用、提拔合格的优秀人才,应该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将委任制、选用制、聘用制、考用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多种渠道选拔人才。尤其是当前倡导的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的办法,有利于资历不深的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在常规方法和不拘一格之间形成灵活的有效互补,只有娴熟巧妙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深谙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