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的云
那个问题曾经萦绕我很久。
最近五次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厦门都获得了最高分,实现了“五连冠”。为什么代表一座城市的至高荣誉与市民满意度的文明城市评选,偏偏都是厦门?直到近期,因为参加一次短训,我才略有领悟。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价值取向。通俗一点地说,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做出了一些什么样的追求与选择?白鹭洲以前是全国闻名的臭水沟,对这一区域是弃之远离,还是综合治之?厦门选择了后者。尽管这是一条历时十多年一以贯之的艰辛治理之路,但今天我们看到那显山露水、湖清岛翠的城市客厅,是不是应该为厦门欣慰?五缘湾数年前是城市垃圾填埋场和近海盐碱滩涂,但在建设岛内与岛外交通骨架时,需要从此处经过。第一方案本来是彻底填埋海湾,在外堤修建公路,海湾变内陆后实施房地产综合性开发。但决策者最后选择了第二方案,即疏浚海湾,提质山水,桥梁隧道绕海而过。如今,这一带二三十平方公里修复后的沙滩、湿地公园、水上运动基地与总部经济聚集区,比当初设想开发几个楼盘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而环岛路,从军事禁区、沿海滩涂到现在的绿色玉带、文化长廊,也深刻体现了一座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选择和确立的目标与路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城市发展,无须千城一面,需要结合自身的定位、生态与文化,从外到内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构筑。比如厦门的城雕白鹭女神,原来本是鼓浪屿某个角落的普通雕塑。但很多厦门市民都非常认同这个城市形象,决策者便把这一雕塑迁到了市中心的 湖畔,并修建了女神广场。从此,对于厦门整个城市的建设构筑,无论建筑布局、街巷规划、山水修复、文化植入等,都注意彰显出白鹭女神的优美、温婉、坚韧与奉献的精神特质。有人说,厦门就是一个放大的优美温婉的白鹭女神。厦门的城市精神特质还有很多方面,比如音乐之都、钢琴之岛。还有马拉松与厦门,在环岛路上的99尊马拉松雕塑,以及每年举行的厦门环岛马拉松,这一被称为最美马拉松的运动,也根植在厦门的人文生活。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和谐状态。通俗一点地说,体现在人与生态、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融合与自在?从白鹭洲、
湖、五缘湾、环岛路等处,我们看到了城市与生态的和谐,更看到了人与生态、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馨。过马路时只要你立于路边,车子都会有序地停在那里等你通过。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市场、街头,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是真做志愿者,没有过多的横幅锦旗,没有相互拍照说笑,三五成群,躬身微笑,早出晚归。据了解,厦门这样的志愿者,仅注册的就有四五十万之多。他们在2016年的“莫兰蒂”超强台风、2017年的金砖国家会议等重要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厦门,你还可以看到一个独有的东西:社区书院。几乎每个社区都建立社区书院,主要通过捐助或者自助、互助的方式,让社区成为一个学习、沟通、交流与共享的乐土。
海峡厦门,原来天地如此广阔。虽然走马观花,但仍不由为厦门点赞。一座被市民深爱的城市,一座被外人感怀的城市,她一定有着她独有的文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