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键是心里有没有“刺猬阵”
  范  军

  国庆长假期间,不少景区出现不文明游客。在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为了防止游客进入景区内的著名景点拍照,同时也出于保护雅丹地貌和游客安全的考虑,景点周围布下了密密麻麻的“刺猬阵”。这个“刺猬阵”看起来吓人,却并不伤人,但足以“震慑”想要进去拍照的游客了。 

  看起来吓人的“刺猬阵”,确实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稻草人效应”。不管眼前的稻草人是不是真的,能够拦住麻雀就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 

  雅丹地貌和丹霞地貌都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这也正是专家怒批自拍女“你轻轻一脚,我们要等60年恢复”的原因。两个月里连发的多起踩踏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翻越围栏。围栏没有发挥“稻草人效应”,那就来个“刺猬阵”,加大几分“恐吓效果”,景区的无奈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刺猬阵”是有针对性的,毕竟文明旅游已经成为大多数游客的行为自觉。但不文明旅游行为也绝对不是个别,“刺猬阵”的无奈之举,仍然是必须之举。 

  然而,在文明社会,“刺猬阵”不可避免地带有些许讽刺效应。少数人的任性行为,有时候真的恶劣到了防不胜防的地步。如新华社评论文章写道:摘走植物园名贵鸡蛋花、逃票入景区、西湖石碑“平文涛”刻字、在国外民宿遗留大量垃圾……今年国庆“黄金周”,几则游客不文明行为被曝光。这些网民眼中“大写的尴尬”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文明旅游还未成为极少数游客出行的标配与自觉。而正是这些“极少数”,恐怕不是一道围栏或“刺猬阵”就能够阻拦的。 

  所以,关键是将这道有形的“刺猬阵”化作心中无形的“刺猬阵”,让心中的“刺猬阵”时刻发出“警醒效应”。这个心中的“刺猬阵”当然是规则意识,包括旅游规则和法律规则。要让游客心存规则,见“阵”却步。要让践踏规则的人,感觉到强烈的刺痛。要用一个一个鲜活的司法判例和信用惩罚案例,将这种刺痛感传导到每一个游客心上,化作刺猬一般的芒刺。只有全社会都为营造“刺猬阵”添加道德和法治的砖瓦,“刺猬阵”才不再是“稻草人”,而是人人敬畏、自觉坚守的“规则之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13
莫负读书好时光
察者看台
热点发声
立法禁止霸座 作用更积极
谁都可能微不足道
画里有话
说道说道
关键是心里有没有“刺猬阵”
有话就说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关键是心里有没有“刺猬阵”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