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作家王小山对飞猪机票“大数据杀熟”的质疑,飞猪10月9日回应称,“飞猪敢于承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飞猪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飞猪是一个平台,不赚机票款,只赚取对入驻商家的管理费,因此这种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对飞猪来说是损人不利己的事,飞猪没有道理做。
应该说,“大数据杀熟”是今年以来屡被提及的新事物,主要指网络电商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有忠诚度和黏度的老顾客提供价格较高的商品和服务。如果改变这种现象呢?只有强化监管措施,完善监管机制,方可遏制商家杀熟冲动。因为,规制大数据杀熟,显然不能依靠消费者单打独斗,势必由监管部门出面干预,且有必要采取大数据技术反制大数据杀熟,通过大数据技术梳理商家的交易信息,筛查出可疑交易信息并严惩杀熟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诚信、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避免大数据成为商家牟利工具。
——评论员 史洪举
2.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竟私自将一棵100多年的龙眼树砍伐,而这棵树已经被列为古树名木,砍伐的代价就是被处以30万元的行政罚款。这是深圳市近年来处理的一宗数额较大的砍伐古树处罚案件。
一棵100多年树龄的古树,不仅具有绿化功能和审美价值,还集纳着居民们的成长记忆和多元情感,承载着一个地方的乡愁和文化基因。从这个角度上说,保护古树名木所带来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并不低于短视、功利的经济价值。提高失范行为的成本,让那些投机者无机可乘,保护古树名木才会更有“准头”。“私砍古树被罚30万”犹如一面镜子,既对那些潜在的投机者起到了震慑与约束的作用。“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重塑古树名木的“意义之网”,需要“私砍古树被罚30万”这样的责任与担当。
——评论员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