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见伊山寺
  刘望春

  如果没有伊山寺,杉桥镇这个名叫伊山的偏远小村大抵是没有多少人知晓的。如果没有淝水之战,没有桓伊,没有《梅花三弄》,伊山寺这座千年古刹或许早就消逝在历史的尘烟里。头顶“六朝圣境”的光环,伊山寺从不缺乏顶礼膜拜的香客和我这般虔诚的观光者。

  我曾不止一次去过伊山寺。在岣嵝峰的余脉——云锦峰下,这座破旧的古刹静立千载。无人知晓它过去的钟鸣鼎盛、恢宏大气,现存于世的它与任何一座山间小庙无异。也曾有过民间的修缮,但修缮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破旧虽至此,然大凡来过伊山寺的无不慨叹周围风景之秀丽。寺庙三面环山,前面云锦峰上曾遍植梅树,花开时节名满天下。相传南朝陈后主之爱妃张丽华曾入寺修行,因迷恋云锦之梅欲长居于此,未得主持许可,后前往南岳藏经殿。后有日华峰,左有凤岭山,山不甚高,却有重峦叠嶂之姿。溪水潺潺,林木参天。桓伊幼时于此读书习武,晚年归隐于此。伊山寺鼎盛时期建筑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宋徽宗曾钦敕赐“伊山景德禅寺”匾额。奈何岁月无情,古刹亦如美人迟暮。

  这个中秋节前夕,听说县里准备重修伊山寺,我再次走进了伊山寺。庙墙上贴着伊山寺的重建规划图,颇有南岳大庙的气度。周边农舍依旧,拆迁尚未启动。进得山门,院中金钱松挺拔,年过六旬的女居士慈眉善目。庙内空间似乎有些拥挤,大小菩萨们挤挤挨挨或立或坐姿态不一。

  这个世界,有人开豪车住豪宅浑身名牌,有花不完的钱也有还不完的债。前不久在华山舍身崖跳崖自尽的男子,开的路虎车被抵押,跳崖时被人追债,身上连一百块都拿不出了。我想他的人生绝对曾有无比灿烂的巅峰,可是爬得愈高摔得愈重。摔下来的人里有的粉身碎骨有的绝地反弹。那位男子若不是去了舍身崖而是踏入眼前这小小的伊山寺,也许他依然活着,步出庙门,余生还有精彩可续。

  千年古刹尚有落败的今日复兴的明日,何况人生?

  就算人生最终空空如也,那又有何要紧?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本就两手空空。生命是虚空的轮回,没有什么是你永恒拥有的。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都会先后离去,财富如水,存于账面的是死水,花出去的是流水,它们往返于天地,或为汽或为雨雪霜雾。你唯一所拥有的是这一路上看过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体验。就像桓伊,他又何曾料到:他的终老之地千年之后会落得如此凄凉,他无心谱下的《梅花三弄》却在人间万古传唱。

  正如唐代诗人张祐所云:“晋代衣冠梦一场,精蓝枉是读书堂。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

  再见,伊山寺!愿人们再度走近时,你已彻底作别今天的模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茅洞桥高头
秋酬客
再见伊山寺
七绝祭父
木樨香如珀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再见伊山寺 2018-10-09 2 2018年10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