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医疗服务,毫无疑问会向着舒适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麻醉科毫无疑问将是主导学科。” 近年来,衡阳市中心医院华新分院麻醉科主任谭滇湘一直致力于在全市推广“无痛化”医疗。她指出,如今,麻醉不仅仅与手术相伴,而是可以贯穿从检查到治疗的整个医疗过程,这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医疗人文精神的进步。
“无痛分娩”,让产妇不再经受折磨
1
2013年,谭滇湘紧跟国际“舒适化医疗”发展前沿,率先在全院推行“无痛分娩”,让孕产妇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以更“舒适”的方式顺利生产。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是指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谭滇湘介绍,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该技术操作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医师在产妇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膜外腔注入少量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物,并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细导管,导管的一端连接电子镇痛泵,由产妇根据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给药。
谭滇湘表示,“无痛分娩”技术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剧烈产痛的折磨,降低了初产剖宫产率,增加顺产率,同时由于产后产妇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会相对缩短。技术开展以来,该院产科分娩镇痛率从0%提高到了65%—70%,初产剖宫产率从75%降低到25%左右,会阴侧切率从90%降低到30%左右。
看上去如此美好的“无痛分娩”技术,在开展之初,却让谭滇湘充满了“痛苦”的回忆。“当时,无痛分娩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普及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是在我国却仅有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少有的几家医院在开展。”2012年,谭滇湘担任市中心医院华新分院麻醉科主任,与许多经历过顺产痛苦的女性一样,谭滇湘深谙此疼痛的“不堪忍受”,加上华新分院收治对象主要以孕产妇为主,其中不乏患有各种基础性疾病的高危孕产妇,于是开科后,她便开始着手研究“无痛分娩”技术。
为了保证技术的安全有效,她一边翻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扎实理论基础,一边不眠不休地待在产房,全程陪产,根据每个孕妇的情况,随时调整麻醉剂量,以研究出最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经过不断总结与改进,最终她与团队制定出了一套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麻醉规范方案,并成立了衡阳地区首家由麻醉医师、产科医师、助产师、新生儿医师组成的“无痛分娩团队”,24小时实施分娩镇痛业务。
“洞悉生机”,为高风险外科手术护航
2
“麻醉学的核心就是要对疾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谭滇湘曾先后轮岗于心内科、ICU等科室,丰富的内科经验,让其在转攻麻醉学后,对于疾病的动态发展与趋势有良好的洞悉与预见能力。
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市的120急救单位,急诊收治的患者往往都是情况最为“糟糕”的:高龄、小儿、重病、无钱、三无人员……“只要有手术指征,就算没有手术时机,作为麻醉科,我们创造时机也要给病人做。”谭滇湘表示。
近日,急诊收治了一名患有心梗、脑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髋骨骨折96岁老人。来院时,老人已并发了严重的心衰,随时面临严重的生命危险。为了给这位高龄老人赢得一线生机,谭滇湘与ICU、心内科、骨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紧急开展多学科协作抢救,就术前评估、术中方案、术后康复等进行严密地讨论。最终,在谭滇湘的带领下,麻醉科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为这台高风险的外科手术保驾护航,确保手术取得成功。
“健康使者”,纾解更多病人的痛楚
3
2015年,作为“无痛分娩中国行之三湘行(衡阳站)”活动在衡阳地区的承办方,该科也成为享誉湘南地区的“无痛分娩技术”的集训地,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周边地区各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前来学习取经。
“医学是需要传承的。”前段时间刚从美国学习归来的谭滇湘,目前正在着手将自己所看到的的国外先进经验,落实于科室的日常临床教学研究中。
对内毫无保留,对外亦是如此。在谭滇湘看来,让基层医疗单位的麻醉技术实现规范与科学化,也是她的使命所在。于是,在每年的科室年度计划中,她都会安排好定期“下乡”的时间,向基层医务的产科、麻醉科专业医务人员传授麻醉质量控制的成功经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县里乡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这是我们的义务所在。”谭滇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