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燕缓拆”该由自觉上升为规矩
  李英锋

  →

  世相观点

  老屋因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要拆除,但梁上鸟窝里还有4只不会飞的雏燕和7枚燕子蛋——浙江松阳县竹源乡决定等到燕子孵化、雏燕学会飞翔后再进行拆除。“老屋的住家已经搬走了,但只有等这群特殊‘租客’搬走,房子才算真正腾空。目前看大约需要一个月,我们已贴了封条,并要求乡、村有关人员定时查看。”6月6日,竹源乡党委书记陈新军告诉媒体。

  专门针对待拆老屋中的雏燕和燕子蛋召开党委会进行研究讨论,并咨询了浙江野鸟协会的专家,最终做出暂缓拆迁老屋的决定,可谓用心良苦。这个举动体现了对燕子生存权的尊重,体现了对动物的博爱精神,体现了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管理进步。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动物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权益。实际上,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也直接反映着人类之间的和谐程度,一个对待动物都讲人性化的社会必然是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的社会。

  笔者注意到,待拆的老屋位于地质灾害点,原住户也已经迁走。竹源乡拆除老屋并没有紧迫的时间要求,也没有其它利益牵绊,所以有缓拆的耐心。而如果因商业开发、项目建设等活动而遭遇尚不会飞的“雏燕”或正在孵化的“燕子蛋”,有关地方或部门还有没有心情“缓拆”呢?显然,在工期压力或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利益面前,依然能够给动物留出生存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是真正的善待动物,才是对动物生存权益的真正保护,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目前,“护燕缓拆”还只是依赖于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个别人的自觉而出现的个例,还不是普遍现象。我们有必要让这种“护燕缓拆”的自觉上升为一种规矩,即通过法律、政策、制度或行业规范明确“护燕缓拆”所适用的动物范围、项目范围、保护方法和期限等事项,使“护燕缓拆”有法可依、有标准可依。如此,更多动物才能拥有竹源乡那些燕子的幸运,这不仅是动物的福祉增加了,而且人的福祉也增加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首张“电子出生证” 的启示
勇士队夺冠开启王朝模式
不妨把老人免费坐公交入法
“护燕缓拆”该由自觉上升为规矩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护燕缓拆”该由自觉上升为规矩 2018-06-11 2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