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张“电子出生证”
的启示
  →

  热点发声

  6月5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殷女士在手机上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后,点开了自己儿子的“电子出生证”。据媒体报道,这是全国第一张全省通用的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和纸质出生医学证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广泛应用于公安、人社、卫计、司法等部门30多个办事场景,“刷脸”即可使用。

  

  1.电子政务不仅要求信息上网,而且要有推进整合的认识和能力。只有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现状,让信息充分共享共通,才能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多方利用。

  以“电子出生证”为例,这绝不只是一张纸的电子化,而是将数据充分联网贯通,使得公安、人社、卫计、司法等部门都可以一键查询、一键认证。以往,一些地方拆解服务功能,虽看起来每一项都是一次性办结,但实际上整个服务并未能达到一次性办结。这就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即各单位、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两微一端”,表面上是都在推进信息化服务,实际上是各部门搞信息封锁,不愿意放开权限壁垒,导致电子政务缺乏一种体系化建设的思维。如今,“电子出生证”全国通用,是“整合推进”的结果,可谓最大程度贴近了我们想象中的数字政府。

  ——评论员  扶   青

  

  2.电子出生证的横空出世,对群众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以后新生儿落户或办理身份证等证件,不再需要进行证件的真伪鉴定和异地信息协查,不再需要一纸证明来说明“孩子是我的”。对应的是,办事部门可实行网上电子证照查验,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是公共服务部门与社会主体合作的结果,体现了“问题意识”,对接了“民生需求”,值得关注和肯定。

  关键的问题是,对于高效又方便的电子出生证,诸多行政部门、办事机构的接受度有多高?这并非笔者多虑,两年前,北京率先在全国启动交强险电子保单试点,为在京车主购买车险提供方便。然而,一些其他地方交警依然以“未张贴车险标志”为由开具罚单、扣留车辆。同样的,电子出生证会不会因为不像纸质证件那样直观,而被一些办事机构拒绝?

  ——评论员 张国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首张“电子出生证” 的启示
勇士队夺冠开启王朝模式
不妨把老人免费坐公交入法
“护燕缓拆”该由自觉上升为规矩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首张“电子出生证”
的启示
2018-06-11 2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