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广播电视台记者 唐浩然
衡阳新闻网记者 卢幼莲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暗访渣土运输乱象中发现,松木经开区内一市重点工程渣土运输问题突出,管理部门经举报后,及时清洗了路面并承诺“不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可记者回访发现乱象依旧存在。
5月15日,家住松木经开区的刘女士向本报报料,称近期很多渣土车给松枫路北侧一工地运土方的过程中,基本上是“裸奔”,致使尘土满天飞,路也成了“黄泥路”。
当日下午6时许,记者赶到被举报的工地——某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系列树脂项目工地,项目占地面积超过一个足球场,场内有两台推土机正在轰鸣作业,将刚卸载的渣土推平,渣土车频繁进出工地。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工地没有一块围挡,也没有渣土车冲洗设备,场地进出路面也没有硬化。松枫路与工地同侧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积满了厚厚的黄尘,渣土车驶过顿时扬起黄尘,犹如“沙尘暴”来袭。这些渣土车普遍存在无车牌、无加盖、无清洗、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
“现在正处于填土阶段,为了赶工期,不得不这样做。”现场施工人员介绍说。
记者将此事反映给松木经开区公共事业管理局。十多分钟后,该局一副局长带队赶到现场,叫停了渣土车,并安排清洗车清洗路面。该副局长当场表态,他们会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巡查,不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5月18日下午4点,记者再次来到上述工地,发现渣土运输存在的老问题一个也没少。“24小时巡查,不让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的承诺言犹在耳,时隔三日问题依旧存在。
记者跟随渣土车找到取土点,位于松涛路东侧的一处小山丘,与工地相距不足500米。记者站在松涛路与松枫路相接的丁字路口看到,只要渣土车一出来,松涛路便“淹没”在黄尘中。
“最近这段时间,每天早上7点多就开始运渣土,中午也不休息。”松木经开区一环卫人员介绍说。
直击衡阳渣土运输乱象系列报道之五
记者手记:
“市重点工程”“赶工期”……成了部分项目工地不硬化路面、不冲洗轮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正当理由”,有些工地甚至宣称“渣土部门允许他们这样做”,认为“市重点工程”就能置身法外,不受统一管理和约束,置城市和市民公共利益于不顾。有些管理部门也被“市重点工程”这块牌子“吓退”,甚至不得不开“绿灯”,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是“市重点工程”,就更应遵纪守法,树立标杆,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点工程”“样板工程”,更好地造福百姓。守法守规应是每个企业的底线,不应为了企业的利益或赶工期,而损害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幸福感。
渣土车无牌、无加盖、闯红灯、强行变道;工地无围挡、无冲洗、无硬化;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甚至“视而不见”。这里面是否夹杂着某种利益链和关系网?连续一周,记者不分昼夜对城区与园区的在建项目工地进行实地暗访,发现存在的问题非常多,不一而足。
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差距大,任务重。为此,“向不文明行为说不”专栏将持续开办,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形成震慑、警示作用,并严纠职能部门渎职、失职之行为,通过整治渣土运输乱象,助力衡阳文明创建,打造“最美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