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自去年4月26日下水以来,第二艘航母建造工作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完成了系统设备调试、舾装施工和相关系泊试验,具备了出海试验的技术条件。
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系统等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专家解读
我国航母建造能力
跻身世界前列
现场直击
驶离码头将接受
海洋环境真正考验
据报道,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缓缓驶离位于中船重工大船集团的码头。国产航母离港后,其自主研制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将首次接受海洋环境的真正考验,向成为一艘真正的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也是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于2017年4月26日下水,专家表示,相比辽宁舰,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国自主完成,并在辽宁舰使用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性能将有全面提升。其研制和建造,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续更大型航母的能力。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一直备受关注。中船重工董事长、航母工程总指挥胡问鸣表示,新建的首艘国产航母将在辽宁舰的研制和使用基础上更进一步,跻身世界先进航母行列,同时更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航母研发能力。
胡问鸣介绍,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航母主要分为大型、中型和轻型三类。大型航母是以美国的“尼米兹”号、“福特”号为代表的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而法国的“戴高乐”号、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我国的辽宁号以及新建的国产航母都属于4万到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
胡问鸣表示,在中型航母里面,“戴高乐”号是中型航母里的核动力航母,其他的属于常规动力航母。我国的这艘航母在技术上处于前列。
这样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的能力,也为我国未来建造性能更优、体量更大的航母打下了基础。
同时,通过首艘国产航母的研发,我国也建立了一支航母研发的人才队伍。
胡问鸣表示,“现在已经有一支研发设计建造的队伍,已经历练成军,而且平均年龄在36岁。将来我们国家想发展任何一型航母,我们具备自主设计能力了。既然能发展任何航母,那当然任何的水面舰艇我们就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建造力量
军民融合共造航母
相关链接
航空母舰的建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胡问鸣介绍,航母研制融合了全国的力量。这其中不仅有国家的军工企业,更有来自非军工的民间力量。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研制工作涉及532家配套单位。而这532家单位里,非军工的社会配套单位达到了412家。这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甚至高等院校,充分体现了全国协同和军民融合。
胡问鸣表示,如果按照412家除以532来算的话,应该是达到了74.4%。我们国家军工靠整合社会的配套,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配套充分在航母上体现。
这样的大协同不仅有效地加快了国家制造和研发能力向重点装备成果的转换,这些非军工的配套单位也在航母工程的牵引下实现了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而通过航母工程突破的新技术成果也将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实现应用。
055型驱逐舰
2号舰有望下水
理念:设计理念方面,两者并不相同。辽宁舰的舰体是利用重型载机巡洋舰瓦良格号改装而来的,而首艘国产航母,从最开始就是按照航空母舰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例如,作为重型载机巡洋舰瓦良格号,在舰首正中的甲板下安装有12枚花岗岩反舰导弹,占用了甲板下相当大的空间,这个结构在改装辽宁舰的时候是无法完全去除的。
而首艘国产航母自然不受这种约束,结构设计更加适合舰载航空兵作战需求,内部也有更大的空间用来装载舰载机。
外表:首艘国产航母的舰岛比辽宁舰有所缩短,而高度增加了一些。和辽宁舰一样,首艘国产航母的舰岛上仍然安装了四面相控阵雷达,但是位置和样式略有不同。辽宁舰上的雷达罩是凸起的圆弧形,而首艘国产航母上的则是平面。说明后者雷达冷却性能更好,因为它不再需要弧形的雷达罩来帮助散热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首艘国产航母长约315米、宽约75米,为滑跃起飞式的常规动力航母,外形与辽宁舰基本相似,但比辽宁舰更长、更宽。
舰载:国产航母跟辽宁舰基本上一样,舰载都在40多架。由于国产航母比辽宁舰大了一些,可能更多的是运用在油料装载上,有望提高舰载机复飞的效率。首艘国产航母仍会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所以歼-15舰载战斗机(绰号“飞鲨”)会是首选,因为这种机型经过多年使用,已经比较成熟。
对比分析
新航母与辽宁舰有何不同?
近日,中国055型驱逐舰2号舰被传出拆除脚手架挂满彩旗的照片,有分析认为,这或许是在为下水仪式做准备。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脚手架逐渐拆除,说明建筑工作已经完成,挂满彩旗,有可能预示着下水日期的日益临近。
据媒体报道,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12500吨左右,是中国首艘万吨级驱逐舰,被普遍认为,是目前亚洲作战综合能力最强的驱逐舰。作为中国航母战斗群的核心部位,055型驱逐舰装备了新型的防空、反导、反舰、反潜等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对陆打击能力,其攻防合一的性能是航母不可或缺的保卫者。
综合新华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