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维护青海湖周边生态系统,今年旅游旺季,青海湖景区暂时开放二郎剑景区和仙女湾景区,而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将停止对外营业。年保玉则国家公园停止接待游客……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临近,全国大部分地方也都开始进入旅游旺季。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景区景点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大赚一票。
但就像一些人偏偏喜欢选择旅游淡季才出门旅游一样,一些景区景点也不走寻常路,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却主动闭门谢客了。这确实有点让人无法理解,如果说游客选择错峰旅游是为了避免拥堵、提升旅游体验的话,那么景区景点为何在旅游旺季闭门谢客?这是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景区的休养生息。
这次青海省停止接待游客的景区,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青海湖景区内的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一个是年保玉则公园。前者有“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的美誉,后者则被称为“自驾游天堂”。但也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高的人气和巨大的游客接待量,给景区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于是,为了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景区做出了主动闭门谢客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意味着景区门票以及其他经营收入的大幅度降低,也意味着景区员工福利待遇的降低,但是这种从大局出发的决定,却体现了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者的“生态自觉”,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站在游客的角度,可能会在自己的旅游目的地上少了一些选择,但是得到休养生息的景区景点,在今后会向海内外的游客们呈现出更美的风景。
最近几年,在门票经济的刺激之下,全国很多景区景点秉持的都是游客多多益善的经营理念,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些景区景点的管理经营者,显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休养生息的意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旅游活动,都是依托于自然环境,依托于人文古迹的,因此必须考虑景区景点的承受和接待能力,这样才能细水长流,才能可持续发展。青海省这两个景区的做法,无疑值得全国其他地方的景区景点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