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象征性劝退”更像是“象征性谎言”
  李英锋

  针对网曝“河南沁阳一中为实现升学率目标,与部分学生签订保证书,并将把模拟考试不过二本线的学生劝退”一事,4月10日,该校副校长向媒体表示,“保证书”针对的仅是高一年级暂未上二本线的少部分学生,而且仅是一种象征性的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手段。他说,校方没有签字更没有盖章,不会有学生因此被劝退。他表示学校有不妥之处,但强调初衷“真是为了学生”。

  沁阳一中要求学生签订的“保证书”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学生在连续2次模拟考试中低于一本线50分以上,但超过本科线的,做“自愿转学”处理;低于本科线的,做“劝退”处理。为了签署保证书,学校专门针对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召开过会议,也就成绩差转学等事宜做出过重点强调。而现在,沁阳一中面对舆论压力,又称保证书中所写的“转学”“劝退”等只是吓唬一下学生,只是象征性的激励学习手段,并不会真正落地。谁信呢?

  高中学生大都未成年,法治意识、辨识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限,且处在一种“服从管理,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教育氛围中。学校制定的“东西”,老师提供的“材料”,不管是“保证书”,还是“承诺书”,在学生眼中都是严肃、权威的。而仅从“保证书”的格式来评判,保证书是学生出具给学校的,只需学生签字,不需要学校签字、盖章。所以说,即便沁阳一中没有在“保证书”上签字、盖章,也无损保证书的效力和影响力。

  推出“保证书”不久,就被曝光,就被舆论盯上了,学校忙不迭地表示“绝不会再有类似的较过激做法”,这意味着保证书已被作废,保证书上所载明的“转学”“劝退”等后果自然就不会发生了。但如果问题没被曝光,保证书上的“转学”“劝退”等后果很可能发生,学校没有拿出充分有力的证据来否定这种可能性。换言之,“象征性劝退”更像是应对舆论的“象征性谎言”,更像是一种公关说辞。

  因为成绩,因为升学率,而给学生设置“转学”或“劝退”的分数门槛,不管是一种激励手段,还是一种处分措施,都是一种教育乱作为,都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都伤害了教育公平。希望涉事学校能够认清错误的性质,真正拿出诚意对问题进行反思和整改,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地查摆问题,规范教育管理行为,确保教育的合法性、合理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加强整改,让算法不再背锅
“象征性劝退”更像是“象征性谎言”
身处沟渠 无碍仰望星空
“北大口红”:没“北大”只有“想红”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象征性劝退”更像是“象征性谎言” 2018-04-13 2 2018年04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