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七不责,子女对父母五不怨
回望历史,在我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智慧的先人早就把家庭教育的事情讲明白了,只是那些古训在历史的更迭中被渐渐遗忘。古有父母对子女七不责,子女对父母五不怨。亲子相处融洽,家庭幸福和谐,是每个人的心愿,希望我们能从我国古人所说的这些中得到启发。
对父母来说,子女七不责包括:当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尊严。常常在公众视线下被责备的孩子不仅难以反思错误,性格也容易变得胆小懦弱,对人缺乏信任,变得自卑。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再责备孩子了。批评的目的就是希望小孩子能够反思错误,当孩子已经后悔了,过度指责会让孩子难以原谅自己,严重时会形成沉重的性格,抗挫折能力减弱。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的责备使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长此以往会对身心造成伤害。饮食不责,吃饭时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时,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这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在悲伤哭泣的时候身体能量极低,是需要宣泄的时候,此刻批评他是雪上加霜的做法。疾病不责,孩子生病时,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对孩子来说,父母五不怨包括:不抱怨父母无能,树木琅林有高低,人间事事都不齐,没有人是万能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十分不容易。所以与其抱怨父母没能给自己期望的家境和平台,不如自己付出努力去创造。不抱怨父母啰嗦,两代人的沟通难免有代沟,父母的喋喋不休是希望用自己的经验能予你关心和帮助,只有真心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不抱怨父母抱怨,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的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希望我们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也希望孩子能青出于蓝。不抱怨父母迟缓,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不抱怨父母生病,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彻夜不眠地照顾我们。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利索不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
在我们倡导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回顾先人的教诲,传承优秀的文化,是我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深刻借鉴与吸收以上几条先人留下来的教诲,对子女教育、亲子关系有百利而无一害。博文教育 高 鹏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