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还是让我来讲几个故事吧。
1月3日,《衡阳晚报》的“讲述”版发表我的散文《四十年后师生会》,立即在全市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来信来访者络绎不绝,赞美的、慰问的电话打爆手机。其中有一个电话,是衡阳伟业矿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李罘打来的。他说,他是高金玉老师的学生,51年前高老师任他的班主任时,他突发疾病,是高老师花钱送他治疗,救了他的命。他请我一定提供高老师的手机号码,他要率全家拜访、感谢高老师这个救命恩人。
原来,1967年上学期,李罘在高金玉老师任班主任的班级读书。一天,李突发疾病,当场晕倒,经诊断为败血症。医生说,如不住院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可是,李家非常贫穷,连学费都是借的,哪有治疗费啊!高老师二话不说,立即安排人将李罘送往祁东县人民医院抢救,并为他支付了6元钱医疗费(当时高老师月薪为36元)。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李罘很快康复出院。不久,高老师调到另一所学校,几经辗转,又调入了衡阳市。从此,师生音讯全无,一晃就是51年。
1月14日,阳光灿烂。李罘携妻子、儿子和两个孙子专程来到衡阳,拜访高老师全家。见面时,李罘已哭成泪人。酒店里上百名顾客无不为这动人的场景洒下真诚的热泪……
2月1日,我的《我爱“红星云”》一文在《衡阳晚报》发表。当天,我就接到市里8个单位的邀请电话,请我去演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天,在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关怀下,我的这篇文章又被省委组织部“红星网”选中,全文刊登。从第三天起,长沙、株洲、湘潭、邵阳、郴州、永州、怀化等地相关领导打来电话,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宣讲十九大精神,畅谈自己学习和运用“红星云”的经验和体会。
好事连连。2月8日,我接连收到了4封房地产企业送来的邀请函,都是请我去参加他们组织的座谈、新春联谊会的。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联系推荐下,市城乡规划局近年来将中央、省、市房地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服务网络体系、办事办结程序等内容在《衡阳日报》专版上发表后,为我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房地产企业创业创新、发业发家创造了商机和条件。
为党委发声,为政府分忧,为民生服务,为舆论导向,为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助威呐喊、鼓劲加油,这就是——党报的力量!
联想到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平时不爱学习,不读也不订党报,结果难免会出偏差。好多次,有些同志给我打电话,要我帮他们查找某年某月某日的《衡阳日报》,说是自己发表了文章,参加评先评优评职称要用。我想,如果他们平时关注党报、学习党报,从党报中汲取营养和力量,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