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我家
“与过去相比,铁路春运已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黄欣告诉记者。
万众出行成就“史诗级”的春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今年春运总量矛盾有所缓解,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总人口。
从铁路看,今年春运最大的亮点来自一直被称为“锅底”的川渝地区。成都铁路局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成高铁、兰渝铁路和渝贵高铁首次服务春运,出入川通道大增,“蜀道不再难”。
“全国春运看铁路”,但从旅客运量看,公路约占80%是绝对的“大头”,尤其是中短途走公路回家更方便自由。
“自驾行需要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只有9.1公里。现在这一数字扩大了5倍多,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8.92公里。”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说。
我国高速公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建设。1988年,沪(上海)嘉(嘉定)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现在,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6万公里,覆盖全国97%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不断织密的路网为大众铺就了回家之路。
“通过构建集票务、旅游、调度、安全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11个高铁无轨实现联网运营,旅客可以实现跨区域便利化出行。如甲地到乙地,旅客可以一站式购买甲地到A高铁站再到乙地的公铁联程车票,甚至还可以预订旅游住宿,实现全程无缝换乘。”广西高铁无轨站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海斌说。
新科技:
出行畅游更“智慧”
0.4秒,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最优的出行方案已呈现眼前。
记者从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的后台看到,系统经过确认搜索、报价排序、报价整合,筛选、价格计算、政策信息、航班信息、运价信息等8个大系统同时计算,仅需0.4秒就为乘客选出最优的机票方案。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的发展,春运出行正变得更“智慧”。在广州南站,28股道,三层站房,总建筑面积超过61.5万平方米,乘客找不到地方怎么办?答案是“室内导航来帮您”。
春运期间,南昌铁路局集团在南昌站、南昌西站增设10台自动实名制验证检票机,旅客可实现5秒内自助“刷脸”完成票证人核验的快速出行。
“车站真是一年一变,人们出行也从容体面了。”武昌站退休职工刘小平前不久乘车回老家,VR模拟导航、微信助行等新服务让这位见证了车站近40年发展的老值班站长感慨不已。
不仅“老铁”有新意,“小飞”今年也“不示弱”。今年春运,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上,“飞行达人”们将不再感叹无所事事,手机、IPAD等电子便携设备将伴随旅途“一路畅行”。
海航控股市场部产品总监袁慧芳表示,目前海航的波音787-9机队中17架客机已全部实现空中接入互联网,旅客能够在空中网聊、收发邮件或浏览新闻。
新理念:
在哪儿过年哪儿就是家
回家过年,是千年来中国人春节不变的幸福守候。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观念的转变,旅游过年正日益成为潮流。调查显示,旅行出游正在成为走亲访友之外的第二大“出行目的”。
2017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44亿人次,公民出境旅游总量约615万人次。据蚂蜂窝旅行网发布的《2018年春节出游趋势报告》,国人越来越习惯以旅行的方式度过农历新年。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近几年的春节假日七天旅游市场的情况看,假日旅游消费需求增势明显,出游人数、旅游收入不断走高。
今年春节,接父母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团聚+旅游”的“反向春运”渐成潮流。携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反向过年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集中返乡的压力,利用春运期间交通的闲置资源,还能带热相关城市的酒店及景区。春节期间主要景点门票的预订量呈现出同比增长的态势。
2018年春节还将成出国过年“史上最热”春节。据携程旅游预测,春节期间出境游人数在650万左右,出行涉及100多个出发城市,到达全球60多个国家、280多个目的地,最远抵达南极。
据新华社
从“路途漫漫”到“说走就走”,从“通宵长队”到“扫码刷脸”,每一个改变的细节都在叙说着几十年间的进步,讲述着春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