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然
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退休后,我们夫妻才有了唯一的儿子小峰。为了照顾孙儿,母亲从县城来到我家。不久,父亲也赶了过来,顿时,我家热闹起来了,到处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氛。我们夫妻也因为有了父母在身边,减轻了很多的压力,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尽管那时,我已担任了厂级领导,工作很忙,经常出差,但总牵挂着自己的儿子。买好吃的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且当时还受到一些潮流的影响,对儿子的成长给予多表扬多鼓励,一回到家总是宝宝前宝宝后的叫着,“宝宝乖”“宝宝真聪明”“以后比你爸爸强”这些话语总是挂在我们的嘴上。
可渐渐地,我发现一旦夸儿子时,母亲就有点不乐意,甚至唱反调。比如,有一次,儿子发现他妈妈在蹲着洗衣服时,就搬来一条小凳子给她坐,他妈妈又夸奖了一句:“乖乖真懂事!知道做事了。”这句话又引起母亲的不满:“这还算懂事,靠西头的那个畅畅跟小峰一样大,早就帮他妈做事了。”这一下子,惹起了我老婆的反感。
到了傍晚,我母亲带着小峰去畅畅奶奶家聊天去了,我们夫妻两人便聊起了此事。我老婆说:“你妈还是孩子奶奶吗?整天只晓得讲小峰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你说气人不气人。”尽管我也有点同感,但毕竟是儿子,只好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声:“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要理她。”哪知被我父亲听到了,他对我们说:“其实,你们都误解你妈妈了,你们上班不在家时,她可喜欢夸小峰了。”接着我父亲又说:“你们夫妻一回到家总是围着儿子转,很少关注你妈。她之所以跟你们唱反调,无非是一种忌妒和不满,是想引起你们对她的重视,懂吗?”
是啊!母亲来后,几乎包揽了一切家务,除了带孙子外,还要买菜做饭搞卫生,她付出了这么多,我这个做儿子的从末夸过她老一句。从此后,我们夫妻两人有意无意地夸起了母亲:“妈,你太辛苦了!”“妈,你炒的菜真好吃!”“妈,厂里很多人都说您带孙带得最好!”……渐渐地,母亲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对孙儿更加关注,更加细心,逢人便说孙儿如何聪明……
通过这件事,我想吿诉正在做父母的年轻夫妻:小孩需要鼓励,老人同样需要,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儿女们的肯定和赞扬,同样需要儿女们围坐在身旁嘘寒问暖。请你们多多关注自己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