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虽已成年却凡事依赖妈妈,认为妈妈说得都是对的,俨然一副离开了妈妈就没法独自生活的状态,这样的人也被称为“妈宝男”或“妈宝女”。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男”,57.5%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妈宝女”。
不管是“妈宝男”还是“妈宝女”,都是一些长不大的孩子。他们事事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他们是一群被妈妈溺爱宠坏了的娇儿娇女。他们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过分依赖父母(特别是母亲),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自立能力太差,不善交际,特别在爱情和婚姻上表现相对低能,自然也会给处理家庭关系带来无穷的困惑、矛盾甚至悲剧。笔者曾向上百个青年男女调查过,90%以上的人不愿意找“妈宝男”或“妈宝女”做朋友和配偶。这一问题,值得人们重视和关注。
虽然,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儿女永远是妈妈心里的宝贝,每个父母皆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孩子是“妈宝”,有的甚至还认为“一切听妈妈的话”是“孝顺”的象征。但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有“妈宝”的倾向,就应当大胆放手,培养他们自主、自立和自强的能力。
有道是“世上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没有哪个“妈宝”承认自己是“妈宝”。因此,就应自觉反省自己:“我是一个妈宝吗?”“我能独立自主么?”“我优柔寡断么?”……或者可以从知心朋友那里了解自己。一旦发现自己有“妈宝”倾向,就应当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去自觉培养自己的自立、自主能力,大胆地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敢于独立面对困难,果敢断事,剔除自己身上的娇娇之气和处处依赖父母的坏习惯,独立自主,敢闯敢干,活出自己的精彩,为自己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对于做父母的来说,应当自觉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现问题,别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切忌越俎代疱。特别在孩子的婚恋问题上,多尊重他们的主见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