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车超载“双追责”
应成为常态
  12月4日,江西赣州市晨光海欣幼儿园一辆校车核载7人,却实载37人的案件被当地法院宣布一审结果:幼儿园法定代表人及车主吴某某、幼儿园园长杨某某以及校车司机彭某某等3人,因为其幼儿园校车超员30人严重违法,同时触犯危险驾驶罪,被人民法院一审均判处拘役2个月,并处数额不等罚金。据悉,该案将校车管理人、校车车主与校车司机同以“危险驾驶罪”落案判实刑,这在江西省是第一起。

  

  1、众所周知,自2015年11月正式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其中的一个重要“修正”便是不仅进一步将“校车或旅客运输超载超速”也纳入“危险驾驶罪”范畴,而且进一步明确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因此,面对这种罔顾孩子生命安全的校车危险驾驶共同犯罪,应当也必须“一个都不能少”地全面严肃追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刑罚的惩戒震慑效果,“以儆效尤”,有效遏制校车超载等危险驾驶行为的频繁发生,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孩子的交通安全,给孩子一个安全无虞的成长环境。

  ——评论员 楚一民

  

  2、此案中,校车管理人、校车车主与校车司机同以“危险驾驶罪”被判实刑,就给那些校车超员的幼儿园敲响了警钟。对于各地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来说,不能总是进行事后追责,不能在造成伤亡事故后才对责任人予以严厉追究,更要做好预防,做好事前的监管,对于罔顾校车安全、视幼童生命如草芥的相关责任人,予以及时而有力的惩戒,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将监管前置,让法律惩罚更为注重对犯罪的遏制与打击,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起到遏制事态向更严重方向发展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法律惩戒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保护校车安全,更好地保护幼童生命安全。     ——评论员 戴先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保留一颗“诗心”,孩子才会有远方
校车超载“双追责” 应成为常态
如何让成年人走出“妈宝”泥淖
保健品“知假买假”获赔的标本意义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校车超载“双追责”
应成为常态
2017-12-07 2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