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态平衡,说的就是“接受、放下、自在”6个字
一切的痛苦来源于不接受,我们抵抗不想要这个东西,比如说我们不想要衰老,我们不想得病,但是我们抵抗得了吗?抵抗不了,衰老是自然规律,有多少人为此努力,最后没有成功。那好我们就接受,接受我们可能会老、会得病的事实,然后放下,别去管它,别总是担心:“哎呀,我老了怎么办?我不能走了怎么办?”到时候总有办法,该治能治就治,不能治再想别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个就是放下。如果这两条都做到了,你就会活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也就自由自在了,人看着就挺精神的了。
你是不是经常看见有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能够精精神神地自己出门买菜、看病,活得就很自在。
所以,有人提倡大家过一种 “无龄感”的生活,什么叫“无龄感”?比如您问:“大爷您多大岁数了?”“我还小呢,88岁。”
有的人总是得病,“你看我怎么那么倒霉,我又碰上这事儿了,我怎么又病了。”如果老觉得自己倒霉,心情低落甚至抑郁,总舍不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就是中医说的心理不平衡,不够乐观,导致肝气郁结等多种后果,如此一来,得病后很不好治疗,因为心理平衡跟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
按自然规律作息
每天早晨几点天亮,每天晚上几点天黑,一年四季不一样。有些老人说了,早睡早起身体好,有道理吗?不完全对,有的时候应该早睡早起,有的时候应该早睡晚起,但是晚睡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睡得太晚了,阳气收不回来。
白天人挺活跃的,靠的是什么?是阳气,阳气可以提供我们能量,阳主动阴主静,这是阴阳学说的基本观念。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是阳气为主导的平衡,那怎么样去保护阳气呢?记住,世界上最好的补药就是睡眠,所以人们要早睡觉,睡觉足的人就有精神,到了晚上11点,就像太阳落山一样,人就要把阳气收回去了,收到哪里?肾,肾是命门,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人应该10点就要睡,躺那闭着眼睛可以叫睡,11点要眠,眠就是睡着了,晚上11点进入深睡眠状态,最有利于健康。
早晨天亮的时候,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人就开始有精神了,可以活动了,“闻鸡起舞”就是这个道理。
中午我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但是不主张长睡,为什么?中午阳气最旺,不能太过亢奋,过头了就不好了,所以要稍稍的抑制一下,迷瞪个十几分钟,就可以了。
第三
吃喝也要讲究平衡
后天之本指的是脾胃,我们怎么吃东西,怎么喝水,也是要讲究平衡的。
对于食物,您感觉吃什么身体感觉舒服您就吃什么,但是有一条,不主张吃寒凉的东西,对身体没好处。有的人喜欢喝冷饮,不好,为什么?食物太寒了损伤阳气,你吃进去的东西是凉的,但你排出去的东西却是热的,它带走的是人体的阳气,所以我们要注意别吃太凉的东西。一些寒性的东西最好少吃或者不吃,比如菊花水、西瓜、绿茶等,都是寒凉的食物,尤其是大病初愈的人,阳气不足,千万不能吃。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人们一听专家说要多喝水,那就放开肚子喝,一天喝个几十杯。其实,这样做是对身体有害的,喝太多水容易导致水中毒,因为人身体里有钾、钠、氯、钙、镁等微量元素,喝水太多,对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这在医学里面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吃什么、喝什么都需要注意平衡适量,不能道听途说。
蔬菜水果鱼虾肉,食物种类多样化,也是一种平衡。
第四
生命在于运动
有些人说我每天早晨起来跑步锻炼身体,好不好?对有些人来说可以,但对有些人来讲不好。为什么?因为跑步不一定适合你。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什么方法最好?专家推荐去打太极拳。为什么?太极拳很松缓,很舒适,适合老年人,但打太极拳的时候,一定注意保护膝关节,膝关节只能前后动,不能左右扭动,不能拧着劲来,不能练太极拳把腿练坏了。
其实,运动不一定非得使多大劲,要在静中找动,动静结合。比如站桩,看着是静止的,其实也是一种运动,再比如练习气功,坐着、躺着都可以,这些方法也非常适合老年人。
中医的健康概念就4个字,阴阳平衡。身体发现不平衡了,那就一定是有偏差了,就要想办法纠正回来,只要身体恢复平衡,健康就恢复了。
什么叫阴阳?其实阴阳这两种现象我们天天都能看到,那就是日升和日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此相类似的一些现象,包括身体,也存在阴阳,比如这个人嗓门特大,声音洪亮,属于阳性体质;那个人往那一坐不爱动,说话也没力气,属于阴性体质。
如果存在攀比心理,其实也会把心比得不平衡了,心态不平衡,也会导致疾病产生。所以,不管是躯体上的阴阳不平衡,还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不平衡,都属于不健康的状态。